第 68 章 九孔藕(1/2)
呼啸的东风夹杂着细小的颗粒,一个劲地往脸上吹。苏彩秀扯了扯薄棉布,哈出口白色的热气,将手臂上拎着的菜篮捂得更严实,加快了步伐往大院里走。
今天大降温,河堤旁的商户收摊早,这个点回去屋里没人,二妹在育才饭店上班,苏彩秀隔着围栏,看了老半天托儿所的早操,在一众穿着同样校服的萝卜头里认出侄女侄儿才回来。
“彩秀又买了些什么好东西?”
刚走到保安亭前头,就被同样是买完菜回家做饭的婶子们叫住了。
掀开花布,苏彩秀客气道:“还能有什么好东西,不都是日常吃饭的米面肉蛋。不过育才饭店今天卤菜做活动,买半斤送半两,刚才绕路,我专门去买了一趟。”
谁不知道苏彩秀的亲妹子,苏师傅正是在育才饭店上班。
这道卤味就是苏师傅琢磨出来的,整个城南谁家没吃过?听说刚推出来的那阵子,还有住在城北的食客,每次来买都是用车驮着回去,说是要专门给家里的七大姑大大姨带回去尝尝。
知道苏彩秀本意是给自家妹子吆喝生意,但提着菜篮的婶子们仍旧纷纷道谢,打算待会儿也去前头赶个育才饭店的热闹,毕竟苏师傅做出的卤菜味道确实一骑绝尘,比几条街开外的百年卤菜店尝起来还要更有滋味哩!
众家婶子忍着馋意,盯着苏彩秀将最上面的那袋卤鸭翅翻开,露出下面整齐摆放的莲藕,接近成人小臂长的藕节,表皮河底的淤泥被清洗的干净,粉白的莲藕头尾细中间粗,是再标准不过的饱满外形。
冯婶拿起一节,好家伙,还是正儿八经的九孔藕。
华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大,南方吃藕普遍,北方却也不是完全不产这种纯靠人力、从淤泥中挖出来的美食,其中从D省拖过来的九孔藕又是最为有名。比起南方的红花藕,九孔藕肉质更加厚重脆嫩,银白色的生藕就算不焯水加热,吃起来也清脆甘甜。
但千好万好,哪怕九十月份正好是莲藕采摘的季节,九孔藕也不是这么好买到的。
莲藕产量低,采摘麻烦,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还极其容易坏。
冯婶就在供销社上班,门市部里运来了莲藕,听说还是刚从河底采摘出来,就立马装上的车,但都没有苏彩秀今天买的这几节看起来水灵,品质就更不用说了,她千挑万选,现在躺在菜篮里的那些藕,孔里还藏着不少泥。
A市竟然还能买到这么好的莲藕,几位婶子都被钓起了兴趣,将苏彩秀围在中间,你一言我一句,纷纷问起了买藕摊位的具体位置。
“下了河堤往南去的小巷,穿过去,再往右手边走个百来十米就能见着了。卖藕的贩子今天刚来A市,摆摊选的位置有些偏,买的人不多,婶子们现在过去估计还有不少货。”
“价格呢?”站在冯婶右手边、瞧着有些壮实的中年妇女问道。
其他婶子也接话,东西再好,价格贵了也不行,结果便听见苏彩秀说了个意向不到的数字,“不贵,也就八分一斤。老板人实诚,我买了二斤还多送了我两节藕,掂着估摸得有二两。”
“多少?”冯婶怀疑听错了。
真不怪这些婶子以为苏彩秀在空口说白话,一到秋冬,供销社、集贸市场里摆着的菜,价格看着蹭蹭往上涨,白菜萝卜都是一天一个价,就更不用说那些稀奇货。
结果苏彩秀今天买到的九孔藕,不仅比供销社里的叶子菜差不多的价格,甚至比白萝卜也没贵上多少。
见婶子们一脸不相信的模样,苏彩秀笑笑,这些天四处走访,货比二家的优势也就出来了。
可以说不仅是城南,就算是整个A市也找不出第二个比她更了解菜价的人。
“育才路上的供销社卖的确实要比别的地方贵些。”
一斤藕能卖到一毛五分钱,泡在水里的藕瞧着也不值那个价,但冯婶就在门市部上班,苏彩秀开了个头,点到为止,没继续往下说。
“胡同巷正对着大1路公交车站的那个门市部,藕卖的倒是便宜,但放了有几天了,样子看着不太新鲜。”
菜篮里的东西被婶子们翻的有些乱,苏彩秀稍微整理了下,为了防止灰沙落进去,盖上花布继续说,“其实城北中鼓大街后头的集贸市场还有人拖来的藕更便宜,刚才住在筒子楼里的淑芳就买了些,但太远了,我昨天去看了,今天就没去。”
“华南集贸市场旁边的那家门市部藕瞧着咋样啊?”另个婶子问。
她家男人就在华南旁边上班,听说那边进了藕,早上出门前特意叮嘱他下班买几节带回来。结果现在看到苏彩秀买到的,她又换了主意。
苏彩秀回忆几秒,“华南那边卖的都不太行,藕瞧着同样是放的时间久了。听说华南的货同样是找散户收的,依我看倒不如直接去集贸市场找外地来的菜贩子买,说不定少了个二手价,单价还便宜些。”
之前物质紧缺,每个门市部都是定额配货。
现在经济上行,发展的势头持续向好,除了些紧俏物资,老百姓日常填饱肚子的蔬菜瓜果,除了统一供销配货,有的供销社也开始自己上货。
门市部找菜贩子进货不算最近才有的事,今天找谁收明天找谁收都说不好,要不是苏彩秀认识了几个长期给城南供货的商贩,也不会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但供销社给的单价低,主要是能全部一起收走省事,其实不少菜贩子辛辛苦苦从外地过来,也不愿意把菜全部卖给门市部。
“看样子还是得去河堤后面买。”
冯婶说,想到自己还专门给自家留的那几斤莲藕,心里后悔,咋就苏彩秀上午去门市部逛的时候,没拦住她多问几句,现在东西都买回来了,退也退不了。
大家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之前是没渠道了解这些,苏彩秀将每家的单价、品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列出来,大家听着心里也有了数。
同时愈加佩服,“这苏师傅的亲姐倒是有心,是个会过日子的。”
“何止,她这才从乡下来了几天?大院后头河堤上的商贩,就没有不认识她的。前几天我约着她一起去买菜,之前不老实的那几个,那天都老实了,该是什么价就报的什么价,甚至还给我抹了个零头,就怕被苏二说价格喊的高。”
苏楚箐刚来的时候,年岁是整个大院最小的。各家婶子就跟着李强国家的那位,一直小苏小苏的叫着。现在苏师傅的姐姐过来,听说家里上面还有位哥哥,大家平日里就给苏彩秀取了个苏二的名。
“我看要是苏二来搞长途贩运、收菜卖菜的活,咱们还上那供销社干什么?直接从她手上买得了,不仅不要票,一年半载下来,说不定还能剩下一大笔钱。”
“谁说不是呢。”胖婶子的话得到其他婶子的一致认同,甚至就连冯婶都点了点脑袋。
就只是拿最近来说,苏二买回来的绿叶菜倒真是比供销社里摆着的要好上太多,虽然荤腥也同样是在门市部里买的,但谁家能天天吃得起油荤?能买到便宜的蔬菜,就已经很不错了。
“欸!”
穿着深红色褂子的婶子,像是想到了什么,语气陡然拔高。
她听了冯婶的话,同样在育才供销社买了几斤沾了泥的藕,心里正窝着火,说的话也没平日里那般客气,“那就不去了呗!”
“反正每次请英兰帮忙,她都有事,这么忙,倒不如咱们每人添个几分几毛,让苏二也帮咱带带菜。英兰你说是吧,还能还你个清净。”
红褂婶子话音落下,谁都没帮腔。
冯婶大名冯英兰,是育才供销社的老员工,平时几位和她玩得好的婶子沾她的光,同样的价钱能卖到更肥的猪肉,就更不用说让英兰帮忙留点新鲜菜下班后去取的事。与销售员搞好关系能带来不少便利,大家都不想得罪她。
而且,几分几毛,以为别人是叫花子呢?苏二平时到处逛是为了帮她家妹子的忙,凭啥就要帮你带菜。
剩下的几位婶子心里吐着槽,但也不妨碍她们同样将红褂婶子的话也听了进去。
满城找便宜好菜,她们没那么多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