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乱世起(六)(2/2)
慕湛这下对董成真满意了,不聪明但也不蠢,这样的人最好掌控,他亲自给董成倒了一杯茶,“公子,你先回家等消息,过不了几天,董家就需要你来主持大局了。”
董成捧起茶盏一饮而尽:“董某随时听世子吩咐。”
慕湛同董成协议完毕,起身离开花楼,他吩咐身边暗卫说:“杀了董文之后,就将消息传给杜氏,派人保护杜氏,等董成上位,就让董文心腹带着杜氏离开。”
暗卫领命后又问:“郎君,需要引杜氏去北庭吗?”
“不用。”慕湛淡淡道:“杜家和董家总有几个可以托付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去投奔亲友即可。你派几个人潜入杜氏身边,专心保护董文之子。”能在这世道安身立命的家族,总有几样后手的,只要给他们反应的机会,他们总能安排好子嗣。
暗卫领命而下。
等慕湛回到暂住地,慕三正坐在庭院里发呆,天上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慕三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雨,这地方怎么这么能下雨?
慕湛来江南时算到了一切,但没算到慕三居然这么不适应江南气候,他莞尔问三弟:“身体好点了吗?”
慕三脱口道:“我没生病。”他就是惊叹这地方怎么这么能下雨,“大哥,你说要是这里的水能调到我们北庭去该有多好?”
慕湛笑道:“谁都这么想,可惜这是神仙手段。”
兄弟两人也就是这么一说而已,之后便说起了正事,说服董成只是前菜,真正的大戏是后面。
这一年的朝堂依然多灾多难,皇帝依然焦头烂额,每天上朝听到就是臣子们的叫苦声,反正在他们嘴里,大梁哪里都有灾,到处都需要钱。
皇帝新上位时,先帝还给他留了点家底,他那会也真心想搞好朝政,也曾用国库的钱赈灾,可时间久了他就发现,这朝堂是个无底洞,他永远都填不满。
现在他学聪明了,无论底下大臣如何诉苦,他都一毛不拔,反正天灾年年有,迄今也没听过哪处地方有人全死光了,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甚至连减免税收的建议都不采纳,免了税收国库的钱怎么办?这些人只想着要他免税,怎么每月领自己俸禄时不说自己不要俸禄了?
皇帝看着寝殿里堆得满满的奏折,无力地挥挥手,“这些都暂时先让沈中书处理。”皇帝心里一直提防着沈清,但又不得不用他,因为他身边的人都没沈清那么好用。
像沈清这样经历三朝,又还处在壮年尾期、能力过人的臣子太少了,他也试图提拔过年轻臣子,那些年轻臣子冲劲是有,但也就一股冲劲,别的都没了。
最后皇帝还是只能捏着鼻子让沈清来处理朝堂大事,皇帝有时候躺在床上暗想,父亲当年是不是也有这种被臣子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因朝堂每天发生的事太多了,而这些年随着圣人越来越疲懒怠政,朝中的臣子们上行下效,也跟着一个个懈怠起来。先帝在时曾狠狠打击过的,领个闲职、不去点卯的现象又死灰复燃。
整个朝堂就跟一滩死水一样,即便是扬州节度使董文身死的消息传来,都没法让皇帝有些波动,他倒是也曾激动过,董文死了,可听说他儿子年纪尚小,那他是不是可以收回扬州兵权了?
沈清听着皇帝天真的话,心中百味杂陈,他是帮着镇北王,但看到先帝的儿子如此不堪,他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先帝晚年虽有些糊涂,但大致还算英明,怎么膝下儿子就没一个出挑的?
“董文虽亲子年幼,但嗣子已成年,董文身死之后,其嗣子董成已接下兵权。”沈清说,扬州的兵权又不是一句话就能收回的,董家在扬州扎根也有几十年了。
即便董家人死了,董家军权也自有董家军中的将领手下,哪里轮得上朝廷派人过去收缴?若朝廷有这等威信,也不会纵容这么多地方节度使出来了。
皇帝一听便泄气了:“既然如此,他死便死了吧。”
沈清也就等着皇帝这句话,他闻言拱手领命退下,示意中书舍人替皇帝写下诏书,承认董文嗣子董成扬州节度使的身份。
对朝堂来说,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对扬州百姓来说,董家军改换将领也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话,大家顶多期盼一下,上位的董将军是不是能少收点税。但对董家军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