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贱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

    「李后白是文臣,李舜臣是武将。」冯保立刻回答道:「这个李舜臣现在是个白衣。」

    李舜臣,在万历援朝战争中,唯一一个全程带脑子的朝鲜将领,显而易见,朝鲜方面听闻邪马台军港撤军了,也是慌了,而李舜臣英勇作战,最大的动力,就是靠着战功,到大明当官。

    李舜臣在万历援朝战争中的地位,大约就是李如松和陈璘在帐中吃饭,李舜臣在营门口守门,这就是李舜臣的作用。

    重要的战争,李如松和陈璘都不敢派李舜臣去打,因为知道他靠不住,他带领的朝鲜花郎也靠不住。

    这个人在后世被捧为了世界五大提督丶三大将军,和拿破仑和凯撒齐名,不过是历史虚无文化衍生产物罢了。

    后世朝鲜半岛两国也没有办法,不捧李舜臣捧谁?整个万历援朝抗倭战争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人了,否则大明是朝鲜半岛父母之邦这件事,就无论如何无法绕开了。

    万历援朝战争之后,朝鲜国王李昖玩了禅让,把王位给了儿子,内附的承诺当屁放,糊弄了大明皇帝;对内宣传上,朝鲜士大夫们竭尽全力的将大明军渲染成和倭寇一样的暴徒;将所有的军功,全都放在了李舜臣的身上,就是为了避免被大明真的成为了朝鲜半岛的亲爹,哪怕事实如此。

    以至于到了后世,逐渐形成了《李舜臣保护了虚弱的大明》这种狗屁不通的叙事逻辑。

    「李舜臣现在是白衣?」朱翊钧一愣,疑惑的问道。

    「朝鲜也兴文匽武,李舜臣在朝鲜算是很能打的将领了,因为屡立奇功,和顶头上司咸镜北道兵马节度使金禹瑞有了仇怨,就被贬为了白丁从军,这次倭患大敌当前,朝鲜兵曹李镒不敢来明议事,只能让李舜臣来了。」冯保解释了下李舜臣为何是个白衣。

    朝鲜上下都知道,李舜臣能打,朝鲜成均馆掌控了议政府,李舜臣越能打就越危险,不出意外被打压了,但现在倭寇来了,朝鲜上下都慌了什麽,李舜臣就被派到了大明。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这就是兴文匽武。

    「暂时晾着吧。」朱翊钧不打算接见,等倭国的进一步动作就可以了。

    一个小黄门走了进来,俯首说道:「陛下,戚帅和京营副总兵李如松到了,在殿外候着。」

    「宣。」

    廷议最终决定,由戚继光领平倭大将军印,李如松丶陈璘领平倭副将军印,吏部尚书梁梦龙为总督军务,王如龙丶邓子龙等人为参将,带领大明京营四万,奔赴辽东,准备随时入朝作战,陈璘率五万水师随时准备介入战场。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金安。」

    「无需多礼,坐。」朱翊钧让冯保看茶,重大人事任命已经确定,但大明军营征伐需要准备,这次不同以往,是入朝作战,至少也要筹备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会向辽东进发。

    这已经很快了,若非京师有银粮,准备时间就要拉长到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否则必败无疑。

    后勤是保障胜利的基础。

    「气煞朕也,这朝鲜狼子野心,早已知晓倭寇异动,却觉得大明军驻军邪马台,高枕无忧,准备让大明军为他们扛下所有!简直是下贱!」朱翊钧余怒未消,严肃批评了朝鲜方面的不作为。

    「这…」戚继光听闻了这个消息眉头紧锁的看了李如松一眼,李如松同样满脸的担忧。

    「这朝鲜指望不上,那作战的规划也要做出调整了,臣本来想着,礼部逼迫朝鲜提供粮草,但看朝鲜这个样子,也提供不了什麽粮草了,这后勤补给,就成了此战最重要的事儿。」戚继光面色凝重的说道。

    按照戚继光和李如松与参将们的商议,本来是指望朝鲜粮草的,并且扈从军队以朝鲜军兵为主,但现在看来,朝鲜一丁点都指望不上,这一仗会更难打。

    「要不要从辽东带两万卫所军兵过去?若是粮草急缺,可以就地筹粮。」李如松提出了一个办法,他的潜台词很明显了,粮草如果有了短缺的话,就让北军就地劫掠好了,当然说好听点,就是就地筹粮。

    李如松出生在辽东,在辽东军营里长大,他可太清楚辽东军的军纪了。

    「陛下,臣附议,不是办法的办法了。」戚继光认可李如松的提议。

    戚继光在蓟州的时候,有非常明显的北军南兵的矛盾,北军以败坏的军纪保证战斗力,就是烧杀抢掠丶杀良冒功为主要激励手段,而南兵则是以严格的军纪保证战斗力,以稳定的一年十八银的军饷作为军纪的保证。

    戚继光到了蓟州之后,就一直深陷这种北军南兵的矛盾之中。

    一向强调军纪的戚继光,要带上两万北军,在必要的时候,就地筹粮,相比较军纪问题,戚继光也更在乎输赢,万一粮草补给不顺畅,就得想办法,朝鲜不给,只能自己去取,吃饱了才能打胜仗。

    就地筹粮固然不好,但好过于没有粮食。

    「朕会竭尽全力从陆路和海路保证军粮的供给。」朱翊钧给出了承诺,皇帝不差饿兵。

    朱翊钧看着李如松,犹豫了下说道:「李总兵,朕比较担心你,切记不可轻敌冒进,大明掌控了制海权,不必操之过急,不必军事冒险,稳步推进即可,实在不行,就封锁对马海峡,关门打狗,慢慢来就是。」

    「朕不知兵,但戚帅此番征战画策,步步为营。」

    「你领大明骑营三营万人,这是大明最精锐的军队,你也是大明眼下最能打的将领。」

    李如松打仗,突出一个不要命,冲锋在前,碧蹄馆之战,李如松五百骑(后持续增兵到五千)打倭寇五万人,最后是鱼走网破,李如松猛是真的猛,但大明现在底气很足,不需要拼命了。

    「臣遵旨。」李如松没有在陛下面前辩白,也没必要,他不会轻功冒进,以前在辽东的时候,李如松养成了打仗不得不拼命的习惯,那是因为那时候,不拼就会输,现在则完全没那个顾虑了,稳扎稳打就能赢,对于大明军兵而言,就是福气。

    「陛下,要不把宁远侯李成梁调回辽东吧。」戚继光往前凑了凑身子说道:「哪怕是大溃败了,宁远侯在辽东绝对能阻拦敌军。」

    战场上瞬息万变,大明的确很强,强的不可战胜,但万一要是输了呢?未虑胜,先虑败,就是戚继光这一生的信条,他一生作战,从不傲慢,更不会轻敌。

    把李成梁调回辽东,哪怕是大明入朝作战真的大溃败了,李成梁也能阻击敌人于国门之外,也可以以图后效。

    「准。」朱翊钧思索了片刻说道:「又得麻烦宁远侯了。」

    李成梁主动退出辽东,跟着陛下到江南玩了几个月,正在积极谋划到讲武学堂养老,到了讲武学堂培养庶弁将,李如松已经代领京营了,戚继光卸任之后,李如松成为总兵,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给儿子多培养点有香火情的庶弁将,李如松也好坐稳京营总兵官的位置。

    朱翊钧从来不反感这些小九九,李成梁能够主动放弃辽东的基本盘,让辽东军阀化的可能彻底消散,就是大功一件。

    但时局变化,朝廷不得不再次启用老将来保证大明大败亏输之后,不至于输掉底裤。

    朱翊钧料敌从宽的性子,大抵也是从戚继光这种先虑败的作战方式上借鉴而来,在戚继光的影响下,李如松也逐渐变成了这样,急功冒进,反而会把局面葬送。

    「这次军备足够用吗?要不要多筹备一些?」朱翊钧看向了戚继光,询问着朝廷给的火器够不够用。

    戚继光眉头紧蹙的说道:「额,这火器是不是有点给的太多了?」

    京营此次出战,一共出动了一个团营三个骑营,一个团营是十个步营,三万人,皇帝陛下给了一百二十门十五斤火炮丶九百门九斤火炮丶七千门虎蹲炮丶四千把平夷铳丶一万两千把燧发骑铳丶一万两千把燧发铳丶三万把鸟铳,一百五十万斤火药。

    十二个人为一队,这一队就有九把火铳,仅仅计算鸟铳,火器覆盖率高达75%,四千把平夷铳,代表每一个十二人队,就拥有一把平夷铳,即便是大明铁浑甲,在六十步内,也会被平夷铳的弹丸击穿。

    这里面最恐怖的就是那一百二十门的十五斤火炮,这玩意儿,一个齐射,就能把汉城的一面城墙彻底打破,李如松都不敢想像,倭寇冲上来,大明火力全开的场面,当真是炮火连天。

    一百五十万斤火药,平均每个军兵可以拥有三十七斤火药,当然这一百五十万斤火药是分批入朝,七十万斤留在京师,在辽东会放五十万斤,入朝时候,只带三十万斤了。

    李如松觉得,能把这三十万斤火药用完,就已经是完全的火器化作战了,而陛下整整准备了五倍的量。

    在当下世界里,在泰西战无不胜的西班牙大方阵,把所有火器算上,火器覆盖率仅有45%,而尼德兰大方阵的火器覆盖率为51%,凭藉着6%的火器领先,尼德兰地区把西班牙大方阵赶下了海。

    大明火器覆盖率已经领先世界。

    「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大明火器覆盖率为100%,冲锋陷阵还是太危险了,京营每一个军兵培养都等于十六头牛,炸完了再炸,炸的敌人毫无抵抗之力,再进行推进为宜。」朱翊钧知道自己不能掌兵。

    慈不掌兵,大明皇帝太心疼军兵,损失一个都心疼的不行。

    火器越多,损失越少,所以这次朱翊钧直接给了足够的军备,将近武库的一半存量。

    大明每年生产火药一百五十万斤,这一次朱翊钧直接拿出了一年的量,来打这场战争。

    「倭寇享大福了!大明军队逐步火器化的成果,由倭寇来检验。」李如松面色虽然严肃,但是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股子幸灾乐祸的味儿。

    大明振武十二年,终于振武出了一只怪物,李如松常常感慨火器的出现,让军将个人勇武变得不再重要,大明铁浑甲已经防护能力极强的甲胄了,虎力弓都射不穿,可是这平夷铳就可以,这种时代变迁的感觉,轮到倭人来尝一尝了。

    而且皇帝对火器覆盖率只有75%依旧不满意,希望能推动到100%,甚至更多,而大明充足的底蕴,保证了这种挥霍。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