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缙云山(1/2)
杨坚是从乱世走过来的,他一手建立了大隋。
他何尝不知道屠城不对,古往今来无数将领又何尝不知道?
可,一来,快速补充战略物资,获得财富;二来,减少管理负担,防止再次反抗,达到快速征服和威慑的目的;三来,让士兵们发泄内心压力,进行报复;……
与之相比,保住一城又一城的百姓实在是……得不偿失。
毕竟有利可图。
大家都这么做,我这么做,又有何不可?
杨坚深呼吸一口气,但天幕上的军队竟然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如果他们真的能做到如此,想必,更不会有乱杀、滥杀吧?
不侵扰百姓,灾害中救助百姓,怎么会有这样的军队?!
唐初。
李世民情不自禁地念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1]
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2]
千百年前孙子就已经道明了的道理,古往今来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
他欲夺江山,他欲做帝王,但他要做怎样的一个帝王?
历史喵告诉了他,未来的他会是一个好皇帝,贞观之治,青史留名。
可姜海蓝告诉他,他还能做到更好。
只是或许终他一生都做不到,因为他毕竟是个皇帝。爱民如子这种话谁都会说,但哪个皇帝能真的把百姓视如己出?
哪个皇帝不希望百姓安安分分地待着?
所以……
李世民望向天幕,他们的“开国之君”,为什么愿意放弃做帝王?
又为何能将他们的军队,教导得如此?
武周。
《论语·泰伯》中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天幕上不是这样的。
武则天若有所思,他们着重夸赞、表彰普通百姓在打仗和救灾中所做的事,这样做的好处……
百姓们必然为之骄傲。
即便是没有亲自参与其中,如姜海蓝这样的百姓,也会与有荣焉。
那么,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情……
得到了肯定的百姓们会有勇气和力量,再次挺身而出。
且……
武则天眯起眼睛,“百姓也并没有忽视官兵的救援……”
她是帝王,她精于政治,她从中窥到了一条名为“宣传”的路。
宋朝。
为治理黄河水灾,赵匡胤从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就开始下令黄河沿岸修堤筑坝,并要求当地大量种树。之后每年的正月、二月、三月,黄河堤坝例修期,他下令严格巡察,防患于未然。
如今看到了天幕上的江城人民自发组织救灾,又听姜海蓝说洪水、地震、山火官兵们都走在救灾第一线,那么想必在其他灾情中,百姓为了保护家园,也……
赵匡胤
目光幽深。
天幕上的百姓能做到,我大宋的百姓,能不能做到?
……即便做不到天幕上那般,但能有个五六分,对治理黄河水患是不是更有效?
他身为天子,治理黄河是为国家经济的发展。
但沿岸百姓,是为了生存,为了房子和农田,他们必然无法袖手旁观。
至于如何发挥百姓们的力量……
赵匡胤叫来内侍,“去叫赵普。”
元朝。
忽必烈:“……”
他大受震撼!
震撼中又带着浓浓的不解。
可惜他的爱臣和心腹同样不能理解为什么天幕上会有那样一支军队,会有那样的军民之情,他们当着他的面,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讨论愈发激烈,最后从讨论转为吵架。
没人能解答他的疑惑。
忽必烈:“……”
行吧。
唯一能确定的是,他与其翻着历史书参照中原王朝的旧制度进行改良,不如直接听一听历史喵介绍他们大元及后面的明、清两朝所推行的制度。
直接抄作业多好!
就是不知道姜海蓝啥时候给他们看大元的历史。
明朝。
朱元璋是从乱世中杀出来的,他站在元末明初回观历史,自然知道一旦将百姓逼迫到活不下去的时候,百姓就会揭竿而起。
虽然最终造反的百姓不过是有心人手中一把利刃。
但这把利刃能捅破前朝的天。
只是,他没想到,百姓们其实还能发挥相当了不起的作用,他们自发地、自愿地组织起来,想方设法地为前线救灾的官兵送去物资。
那条与红色山火相对应的蓝色灯线不时浮现在朱元璋眼前。
那样一条长线,得是多少人?
几千人,还是几万人?
那么多人同心协力去做一件事,他若是天幕上那个国家的敌人,定然会为之胆寒。
可他不是。
他是他们的“前人”。
也不知道该说幸运,还是遗憾。
清朝。
爱新觉罗·玄烨心情很是复杂。
我大清是亡在这样一支军队手里吗?
若真的从上到下都能爱护百姓,真正做到军民一心,且从此废掉王朝制度,那大清还真的亡得不冤。
他如果不是大清之君,他还真会投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