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 徐诚林庚南地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诚怀孩子了,林庚不想他太辛苦。这个时候不远百里跑来的宋原,就是送上门的好帮手。

    林庚连劝住徐诚的话都准备好了。

    “你不是一直想学盐务吗?正好,宋兄弟青出于蓝胜于蓝,不比他爹差。你跟着他学也一样。”

    徐诚张张嘴巴,忍住了诱惑,问宋原:“你急着回家吗?你这都分家了,嫂子带着两个孩子顾得过来吗?”

    宋原入伙糖厂,是要争取机会的。

    机会不论早晚,到手就要抓住。

    他点头:“顾得过来。我们分家,但没有分宅子,还是住一块儿的。”

    他今天才到,人都没歇息,跟人深谈这么久,也该累了。

    不用另找地方安置,就在府上收拾客房休息。

    等宋原去了客院,徐诚才急着问林庚一个答案:“你看宋表哥怎么样?”

    林庚点头:“很好,先到糖厂过渡一下,我后面会把他调走。”

    徐诚:???

    他瞪大眼睛:“糖厂才几个人,你都惦记!”

    林庚笑着把桌上信件推到徐诚手边:“你看看谢敬之的信,我该给他取个外号,就叫他‘点金手’好了。鬼点子真多。”

    徐诚展信看,嘴里没松懈:“那跟你要挖我墙角有什么关系?”

    林庚叹气:“关系很大。他发力太猛,我得配合着来。”

    养兵是个无底洞,再多的钱粮砸进来,也只是听个响。

    一旦后力不足,便前功尽弃,一无所有。

    这一头的大窟窿需要持续加码,能挣钱的生意,他就不能放过。

    做生意需要人手,要人才。

    这些人哪里来?他只能一点点启动他潜藏的暗线。

    这些都是新皇掘地三尺也想找出来的人。

    林庚无奈道:“以后都不会缺人了,你们也不用再为人才的事着急上火了。”

    徐诚还在看信,看得嘴巴逐渐变圆。

    制造玻璃,也就是琉璃!

    人工养殖珍珠,珍珠都能人工养殖吗!?

    这两样的对比之下,黄家的布料生意、白家的地标建筑,都显得不那么出挑。

    后边还有一个让徐诚久久不能平静的消息。

    孟培

    德,孟大儒,已经写信给他的学生们,届时,丰州县会迎来大批的能人志士。

    谢星珩要把他们培养成“扶农”人才,根据农业特点,以后发配到地方上,对当地农民进行扶持,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最后,谢星珩在信件上做了说明。

    琉璃烧制法子和珍珠养殖法子,他给出来,随林庚怎么安排,江家不沾边,不占股。这算“国家作坊”,算他为百姓做一点事。

    徐诚看到这里,忍不住皱眉。

    “他这是什么意思?”

    这又不是铁,没有必要把自家撇出去。

    林庚歪靠在椅子上,语调悠悠:“他是个聪明人。丰州县本地的生意,是家族产业,是江家根基,普通商人做普通生意,无关紧要。

    “津口县的果酱厂,名义上是江家的,但我们都明白,这是他们给江致微的产业,迟早会交接。所以果酱、果浆出货,自家厂子左手倒右手,依然账目明晰。”

    林庚看向徐诚,与他对视:“但皮料生意,是他们家往权贵圈子靠近的第一步。这是不可退让的。同时,他们也不能贪多,皮料已经足以让江家拿到入场资格,再贪多,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徐诚冷不丁打了个激灵,还没想到那一处:“什么杀身之祸,谁要杀他们?”

    林庚指指自己:“我,谢敬之怕我动手杀功臣。”

    徐诚听到这里,就放松了下来。

    男人之间的交情,真是奇怪。

    “那你怎么办?真的不给江家分吗?”

    林庚点头:“不分。他押宝了,买定离手。”

    成败在此一博。

    徐诚听出他意思,又把信件看了一回,不再帮着劝。

    朝局大事,他还没学通透。这两个都是顶顶聪明的人,他们有了默契,多嘴劝说,还会弄巧成拙。

    徐诚给他看“便宜大碗”的样品,问他:“你看这个包装能在南地推广开吗?”

    林庚接过去看,说:“可以。哪有百姓能拒绝送碗的诱惑。”

    这事不用徐诚去跑,林庚叫个人,把样品送到砖瓦窑,让他们照着样式来。先定五千个碗。

    徐诚有销售策略。

    百姓们拿到果干的钱以后,就搞一场“丰收”活动。

    津口县的百姓一辈子都吃不了几回糖果,他可以搞个优惠点的活动,让他们尝尝鲜。

    无需太高的价位,既能有糖,也能有碗。

    他还想做双喜糖盒,百姓家有了钱,就爱办喜事,抓紧把家里孩子的婚事解决。都是买糖,喜糖更应景。

    但这个时节,全县都找不出几个闲人。

    砖瓦窑接这个单子,还是因为他们是县里重点扶持的对象,一切优先砖瓦窑的生意。忙起来县里会抽调人手,帮忙给他们摘果子,做果干。

    徐诚想了想,只好去找印些双喜字样,贴在大碗肚上,也喜气好看。还实用!

    其他样式,津口县不

    考虑。

    没有人手,也没有本事。等糖运到丰州县,再从丰州县分装,转而售卖。

    今年的果干制作时间和去年一样,三蒸三晒的时长在这里,谁也快不了。

    因南地县城的生意都谈妥了,他们也有果干送来售卖。才开始制作第一年,没有那么多商人吃得下。

    果干送来,双方都有赌的成分。

    为了更快的回笼资金,把货款结算给百姓们,也是赶着季节清货,林庚调用了卫所的兵卒,让他们充当运货的护卫,每一队都有个“生意人”领着。

    有些是丰州来的,有些是去丰州县学习过的当地人。

    他们出货之外,去年来这里的果商们,照着去年的进货方式,带来了更多的商人进货。

    从六月下旬开始,津口县进出的车辆就连绵不绝。

    果干要卖出南地,别地又没有这么多果干,消息也没传来。车辆过境时,附近府县的人都看呆了。部分县官还误以为津口县的“土皇帝”们终于造反了,还跑去卫所,要人守城防卫。

    得知只是售卖果干的车队后,大家又是笑,又是不敢置信。

    去年时,果干在附近府县售卖过,有些百姓还记得。

    但那时才多少货?今年这是果干成灾了吧。

    送货的车队,没有必须在哪一站停靠的要求。

    他们可以沿路出货,出了货,再回津口县拉货。

    更南边的府县,所出果干,需要他们送到津口县来,否则就要再等一等。

    林庚在南地势力庞大,但不敢一次调动太多卫所的士兵来帮忙。

    地广人稀的地方,做大事可以,调兵是藏不住的。

    津口县的送货队伍,都是多地少量的调动,还都在外头跑动,不显眼。

    要是南地各处连成一条线,那完了。今年的果干也不用卖了。

    为此,他又想了法子。以村落为集体,每一个村子,都要选出劳动力过剩的家庭,最低出一个人,当运输队成员。

    家里人多地少的,可以到运输队来挣钱。

    运输队的工钱,各家平摊。算下来,一家最高出三十文。

    果干运出来卖掉,两斤回本。

    这样子操作下来,才让车队做到了连绵不绝。

    等这队人走近了,当地人才会发现,并非是车队连绵不绝,更南边的城市,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牛马。

    他们用双肩来抗,用双脚来走。他们一步步,带着家乡的希望,在炽烈日光的炙烤中,来到了津口县。

    徐诚看着他们瘦黑的身体,双眼水汽蒙蒙。

    世间穷苦人,莫过于百姓。

    他跟林庚商量:“这个季节苦芽茶多,我让人煮些苦芽茶吧?白水喝着没滋味。苦芽还解暑去热。仓房里粮食多,看着做些糙面饼子,来的人都喝口茶,吃个饼子,也好续续体力。”

    林庚侧目看他:“这件事会持续几个月,饼子能吃掉你百石粮。”

    徐诚算了笔帐,粮食对百姓来说,价格不低。多数都是吃糙面陈米。但对他而言,还好。

    马上要丰收了,粮价上不去。

    “嗯,买得起。”

    果浆赊个账,等水果糖卖了,再还钱。

    林庚摇摇头:“不用买,仓房里有,就从仓房里拿吧。”

    徐诚也侧目:“啊?那不是你的军粮吗?我是说,我先做饼子,跟着买新粮还回来。”

    “什么你的我的,民为贵,先吃着吧。军粮我会再买。”林庚说。

    徐诚笑起来:“哦,不分你的我的,但我买新粮不行,你买就行?”

    林庚说他嘴贫,然后道:“战时不动军粮,荒年不动赈灾粮。现在两不沾,只能我们出钱了。”

    为心中的怜悯。

    徐诚抓住他手。

    他还不知道嫁给权贵之人,做个世子夫郎要做什么,林庚从来没要求他必须做什么。

    他之前跟江知与说,他只要对得起百姓就好。

    现在也坚定这点。

    不止是他想明白了,也是他看过不眼。

    他想,若能让治下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也不枉他“飞上枝头”一场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