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0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主子,卫嫔娘娘那儿已经送了上好的伤药过去。”韶心从外头进来,第一时间将门合拢,免得外头的寒风灌进来。

    这也是严绮云的态度,虽说康熙说话难听,但是她也不会像旁人一样就这么避之唯恐不及,雪中送炭不至于,但是落井下石她也不会干。

    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后宫诸事上尽量按“规矩”行事,什么位份该是什么待遇那就是什么待遇。

    事后严绮云也能看出来,康熙自己大约也有些后悔话说的这样重,但是他当然不会放下面子说自己是口不择言。

    恰恰相反,在短暂的后悔情绪过去后,康熙反倒是会慢慢的说服自己,他骂的就是有道理的,因而八阿哥和卫嫔的日子只会越发难过。

    这是他作为帝王的“权威”。

    过去了这么多年,这一点自然不仅仅是严绮云看得清楚,能摸清一些康熙行事脉络的人并不少。

    胤禩这样惨的结局可以说狠狠地震慑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阿哥们,包括大阿哥。

    太子的倒台险些叫他忘记了自己的汗阿玛骨子里是个怎样的人,那一下若非手底下那些人自作聪明非要推老八,翻车的约莫就是他了。

    尽管因为这“反水”他逃过一劫,八阿哥也和他说自己并不知情,希望不要因此影响了他们的兄弟感情,然而实际上隔阂自然还是存在的。

    不仅存在,而且并不浅。

    越是从前关系好,这产生的裂痕就越发不容易修复。

    他们安静下来认真做事后,康熙倒是得了几分安宁,毕竟没了太子的光芒压制,那些原本还有些韬光养晦的儿子们好像都牟足了劲的开始做事了,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

    暗地里的不敢来,明面上的卷那自然是不少的。

    倒是显得一贯就很尽心尽力干活的胤祈没有那么突兀了。

    而这山一样的折子以前有太子帮忙,康熙废太子后自己忙活了一阵儿就发现,一个人做完所有实在是太累了,干脆叫几个太监帮他进行整理分类。

    这放在他年轻时是不可能的,明朝的“前车之鉴”他研究的可不算少。

    可谁叫他前后思量一番就发现,好像除了身边这些常年伺候的太监,实在是也不知道叫谁来比较方便。

    儿子们首先被排除在外,他怕又是下一个太子,最近他做梦都觉得自己这些儿子哥哥狼子野心恨不得他早死坐上他的位置呢。

    而且就算不是因为这个,他若是选了哪个儿子帮忙,难道不会给其他儿子一些错误的信号吗?

    他现在还没有任何立新太子的计划,准确的说,若非当年朝局复杂,以他们满族的习惯,本身也没有立太子的传统。

    如今这些儿子们现在的模样就很好,看看他们,干起活来多起劲啊,以前除了哪有这么上进。

    除了这些选择外,其实若是严绮云不是胤祈的额娘,康熙觉得让她来帮忙整理折子也是不错的,反正她久居深宫,和

    外界联系也不多,最重要的是她聪慧,做事合他心意。

    不过她是个惫懒的,即便真的叫她来,约莫还要借口“后宫不得干政”来拒绝呢。

    康熙想到这里,便搁笔说道:“李诚,去请皇贵妃,就说她前些日子同朕一块儿编的那本算学书印了两本出来,叫她来瞧瞧有什么错处。”

    这自然只是个托词,毕竟这东西下印前,不管是她或者康熙都审了两遍,后续还有翰林院负责编书的人也审过的。

    别看翰林院都是“文科生”,但是这时候的读书人可比想象中博学,学的不够全的根本上不了岸,毕竟科举的试题什么五花八门的都有。

    其中找出几个精于算学的也不难,只是算学在如今是小道,包括康熙自己,即便颇为喜爱,也觉得只能作为爱好。

    严绮云自然是不认同的,虽说没有和在现代时和人争论那样直接,当时也委婉表示,算学日常生活中还是十分必要的,若是不通算学,家里的帐管不好不说,去外头买个东西都不知道该付多少钱。

    康熙本身就喜欢算学,自然当即附和了几句有道理。

    不过也就说说,算学在读书人的书单里面依旧是重要层级很低的。

    然而严绮云深知,读书明理是不可或缺的,但要改变世界发展科技,那就决计离不开数理化,所以这本书即便大半都是她自己编的,她依旧叫康熙把名字属在了她前头。

    严绮云到了后拿到成品也很是喜爱,她当初虽然也编撰过一本私下教孩子的蒙书,但是看过的人都没几个。

    但是这本书不一样,那是她废了无数心血,结合这时代的古籍和上辈子所学,所编撰的一本由浅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