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战云密布(2/2)
等夏天过去,秋天到来,按照惯例,徐昀该提前一个月前往建康,参加辟雍试,也就是太学的考试。
只有进入太学,才能为官,这是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的年度大典。
可边境的形势开始严峻,宣徽院的情报显示,朱蛮秘密建造战船,训练水师,最晚两月,很可能大举南下。
这个节点召开辟雍试,若建康不保,说不定江南的读书种子,将毁于一旦。
所以经过皇帝跟政事堂再三斟酌,决定暂停。
这不是没有先例,青龙之变后几年,皇帝四处逃窜,哪里有空关心科举?
也就这两年刚刚恢复,又遇上南北交战,停了是常态,不停才反常。
当然,辟雍试暂停对徐昀和孟河都是利好。
徐昀才不愿意冒着被朱蛮生擒的危险前去建康,孟河则是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平阳忠义军的操练里,让士兵们现在多流汗,以后少流血。
雁来书院也正式开课并步入正轨,由于宽松的学术氛围,以及丰厚的待遇条件,凡往来讲学的都有几十贯几百贯的报酬,逐渐成为温州乃至周边几个州的学术中心。
五百孤儿在这种环境里疯狂的汲取知识,迅速成长,楼鱼几人甚至可以到元宝谷的内谷参加科研,成功制作了黑板和粉笔,用在教具。新笔趣阁
徐冠也没歇着,他的兵家拳被贡献出来,经过徐昀领衔的宗师团队精简和梳理,创出新的兵家拳六式,传给孤儿们学习。
毕竟雁来书院的院规里写着:强健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真正的栋梁,必须文武双全!
由此也发现了几个练武的好苗子,拜徐冠为师,学习之余,日夜苦练,不定过十年八年,就能再培养出新的宗师境高手。
进入十月份,战事爆发。
朱蛮八部分作四路,一从秦州过剑阁,攻打成都,一从蔡州过黄陂,攻打汉阳,一从涡口过寿春,攻打庐州,一从淮阴过泗州,攻打扬州。
共计兵力四十万,号称百万。
江南震动。
朝廷紧急部署各驻屯大军防守重镇,加强军备,补充粮草,务求将敌人拦在淮河防线以北。
可是没想到寿春统制官王权突然开城投敌,并发檄文称朝廷不公,以莫须有的罪名撤了张其古的兵权。
作为张其古的部将,对此深恨之,所以投降朱蛮,非是不义,而是遭受不公的无奈之举。
寿春丢失,意味着庐州成了孤城,统制官刘奇也不听节制,领兵南撤渡江,放弃了江北的大片城池。
这一路,朱蛮兵不血刃,于十月十七日,攻占和州。
有了和州作为据点,长江上游随时可能被强渡成功,然后顺江而下,威逼建康。
见形势不妙,皇帝发布诏令,重新启用张其古,任命其为江淮都统制,节制前线所有兵力,前往扬州坐镇。
虽处于温州这样的大后方,但战事的阴云同样笼罩着所有人的头顶。
徐昀跟吕方研判军情后,秘密调平阳忠义军驻扎到元宝谷附近,以应对不时之需。
又过十余日,前方军情传来,朱蛮的中路两部大军汇合,强渡长江后攻向建康。
皇帝携百官仓皇出逃,坐船抵达杭州,并发金字牌令张其古从扬州后撤到瓜州,随时准备勤王。
徐昀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想不通,作为京城,一国根本要地,还没看到敌人呢,皇帝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