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2/2)
深知万岁爷秉性的梁九功明白,钟粹宫这一关,至少是最关键性的关卡,应该是过去了,不愧是长宠不衰的荣妃娘娘。
只不过梁九宫虽是太监总管,一个连皇子阿哥都不会忽视的奴才,但他毕竟还是宫人,在乾清宫摸爬滚打多年,学习的也是宫人一套,思考的也从宫人出发。
梁九宫想不明白荣妃娘娘为什么靠着玩泥巴便解决这一场危机。
为什么是玩泥巴?
不说宫里娘娘,紫禁城上上下下可能只有荣妃娘娘能有这样古里古怪的兴趣。其他娘娘可能看见地上被风吹得多了几片叶子,都要惩罚打扫宫人,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人因此而丢了性命。
“妾还是觉得自己挺聪明的,”听到康熙的话,马佳芸兰表示不干了,她指了指眼前的院子,“万岁爷你瞧,其他人可不像妾身一样踩个泥坑、玩个泥巴,也能不断玩出新意来。”
“新意?”康熙也不是完全不信,他以为荣妃是在改进瓷器的技巧,或者说又是玻璃?石土这一类东西的确让荣妃玩透了。
哦,这个确实也有。
马佳芸兰在塑形手段上和工匠们天差地远,她只是借助一些知识,让瓷器的色彩更加丰富
或者纯净。
但她说的不是这个。
马佳芸兰对着康熙指了指左边,“这是粘土”,又指了指右边角落,“那是石灰石,经破碎、磨细制成的碎粉。”
“还有石膏,”
“石膏!”弘旭哒哒哒跑来,“玛嬷,我知道我知道,石灰石除杂杂变生灰灰,生灰灰加水,石膏!”
这小家伙的记忆是真不错。
马佳芸兰摸了摸他的头:“石灰石是挖出来的矿产混合物,烧制成生石灰,吸水成熟石灰,熟石可制作石膏等,石膏在医学中运用最为广泛,运用于清热解毒、高烧疾病、止血、抗过敏、治疗烧伤等诸多方面[1]。”
康熙其实对自然科学有一定兴趣,不然,当年他也不会赦免南怀仁的错误,放他出狱,并且还赐予他官做。
不过如今已大多数撤了回来。
“它们也可制作瓷器?玻璃?”康熙好奇地问。
“回万岁爷,妾身今天聊的并不是瓷器和玻璃,”马佳芸兰摇了摇头,继续,“将石灰石、粘土,还有铁矿石按照一定比例调配烧制,再加入加适量石膏均匀磨细。”
“玻璃?”
“不,是水泥。”
康熙:
“这不还是泥?”
马佳芸兰指挥钟粹宫的几个太监在康熙面前展示水泥的作用之一。
当然,晾晒需要很长时间,中间步骤且先搁置。
马佳芸兰又向康熙展示两个水泥块半成品,以及台阶、花坛、一小段水泥路等成品,尤其是硬度。
“这是和木头、石砖不同的一种建筑材料,用在铺路上很简单,但修房子,或者修桥梁等等可能需要钢材、砖材的辅助,具体承重与抗压力等还需要研究与设计。”
其实马佳芸兰本来是打算让胤祁胤祝把这个东西搞出来,不然也不会在胤祝的府上也修建多个瓷窑。
Ps:
胤祉他的人设标签里并没有这一条,塔娜也是。
但胤祁胤祝在弄清楚原理过后,对这个的兴趣程度并不高,诚然水泥很有用,但知识挑战性有所不足,尤其是在暂时不允许他们涉及很多化学工程的前提下。
胤祁胤祝基本上没有改进任何东西,配方比都用的马佳芸兰提供的那几种,又让工匠实验,变成十几小类。
于他们挑战性不够。
正巧又因先前双胞胎适应部门与三征噶尔丹的事情而耽搁至今。
马佳芸兰愿意跳出来肩责此事,是胤祉三兄弟都乐意见到的。
康熙见到水泥功用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堤坝,每年七、八月的季节性得洪水是大清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不止大清,从很久很久以前,便有大禹治水三过门而不去的传说。
假如水泥是真的,光是在治理洪水一事上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况且正如马佳芸兰所言,它的作用不止如此。
确认安全过后,康熙才学着马佳芸兰,踩在葡萄藤下平整光滑的水泥地上,弘旭在他们身边蹦来蹦去。
铺路的确是最简单,也是目前最实用的,四通八达的路,便利的不止行程,还有大清各处的凝聚力。
马佳芸兰笑了下,把事情往小了方面说:“妾身也是惦记着,假如能把科尔沁草原到京城的官道铺成水泥路,塔娜他们往返入京就不需要这么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