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往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茯苓睁开微敛的双目,只见他的眼底泛着与泰山府君神像所泛出的类似彩光。

    走进天神道场内的是位同样身着紫色道袍的道人。

    道人模样年轻稚嫩,面容姣好如玉,手持一柄浮尘,头戴冲云冠,足踏藕绣履,远远观去甚至有些雌雄莫辨。

    不过相较于这位道人的年轻俊美外相,他腰间所悬挂着的那枚紫叶檀木符箓令牌,则彰显其地位极高。

    希夷山的职位划分与另外两大圣地的青雀山和浮玉山不同。

    希夷山中仅仅只有一位掌教真人,便是如今希夷门长,泰山府君人间代掌神道使者张茯苓。

    在真人之下,便是四大真官,是谓之清微真官、紫微真官、清极真官和紫极真官。

    而在四位真官下的众多希夷山弟子,则分一到五箓。

    这位匆匆进入天神道场的年轻道人腰间所悬挂着的令牌上镌刻着紫微星辰,正是代表着他是希夷山中四大真官之一的紫微真官赵宣真。

    紫微真官赵宣真快步走到张茯苓的身手,怀抱浮沉拱手道。

    “掌教师兄,方才山门神将托送一人上山,是………”

    不等赵宣真说完,张茯苓便说出了来者的名号。

    “是张空青上山了吧。”

    希夷山掌教真人张茯苓口中的张空青,正是如今的庸都城大灵官张敬伯。

    空青是张敬伯在希夷山中之时的道号,离开希夷山后,他便舍了山中道号,以俗名任职于庸都城。

    见掌教师兄已经算出了来者是张空青,赵宣真也不诧异。

    不过张茯苓却又开口问道。

    “只有空青一人回山?”

    闻言,赵宣真稍稍一愣,继而颔首答道。

    “不错,山门神将只送了空青师兄一人上山,掌教师兄为何这般问?”

    对此张茯苓没有立即回答,而转身走向了天神道场外,而赵宣真也立马跟了上去。

    出了天神道场,迎面便是希夷山的礼神台,宽逾数百丈,四周青雾缭绕,希夷山的亭台楼阁在雾气中展露一隅,若隐若现。

    张茯苓指着面前的云雾道。

    “今日我观云中有金光浮现呈龙气之相,自西而来,那里是庸都,我料想是那位当朝殿下,结果却只有空青一人回山,竟是失算了。”

    言罢,他看向身侧的紫微真官赵宣真道。

    “走吧,我们去迎一迎空青。”

    但赵宣真却愣了愣。

    “只有我与掌教师兄二人?不必通知他人吗?”

    对此张茯苓摆了摆手,随手将双手负于身后道袍长袖之中,径直走入了礼神台,向山门处走去。

    “空青哪里肯一直留在希夷山中,当年他虽然有过错,可并没有人降责于他,我这掌教真人不怪他,泰山府君也不怪他,是他自己走不出这道坎儿,今日他就算回了希夷山,也是为庸都城而来,事毕便又要回去了。”

    听了掌教真人张茯苓的一番解释,赵宣真也是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空青师兄应当也不想大张旗鼓的惊动其他人,只有我们二人去接他回山是最好不过了。”

    …………

    希夷山道门。

    张敬伯张开双眼,面前的青雾渐渐消散了,那脚下拖着自己的山门神将石掌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希夷山的青砖。

    他再回过头望去,来时路和山下景皆被青色山雾遮去,唯有连绵不断的清冷山风徐徐而来。

    而在他面前是一方紫木道门,上书金色的希夷圣地四字,这里便是真正的希夷山门。

    而在山门后,隐约可见彩光于山雾中浮现,还有希夷山各处道宫的轮廓一角。

    在山门下,是两个他无比熟悉,如今却又有一些陌生的身影,正是张茯苓和赵宣真。

    张茯苓上前一步,没有过多的寒暄,只是莞尔一笑道。

    “空青,二十余年不见了。”

    赵宣真也拱手道。

    “空青师兄。”

    听到张茯苓的话,张敬伯不禁眼眶泛红,空青这个道号,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听过了。

    而当年在希夷山下外院,他与张茯苓、赵宣真便是同窗,每日劈柴担水,研读神道经文。

    后来张茯苓天资过人,早早的被前任掌教破例带上了希夷山,而他与赵宣真则在三年后通过师门考验才上了希夷山。

    赵宣真看向面前的张敬伯,不免有些唏嘘。

    修道之人境界愈深,则神荧内敛,灵气纳入四肢百骸,面向便也愈发年轻。

    他是如此,张茯苓也如此,只是为了维持掌教尊相,张茯苓一直以不惑之年的面容示人。

    当年还在山中的张空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