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正文完(番外待续)...)(2/2)
这场比试后续效应绵延了许久,之后增设特科之事,在朝堂上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少不得还有人小声抗议几句,但都被几句话就堵了回去。
毕竟比试是你们答应的,如今输了可不能反悔。
借着这股势头,朝廷顺势昭告天下,将在今年月各地乡试中增设特科,择优而取。
反正是第一年,大梁幅员辽阔,总能取几个,要的不过是开个好头,后续就好办了。
与此同时,算学府也在京郊建了起来。
这地方以前是个皇庄,占地颇大,里面的建筑都是现成的。当然改成学府后,有许多建筑都要改动,但皇家做事,自然迅捷无比,正好赶在月乡试结束,算学府建成并正式开学招生。
关于算学府的消息,其实京城当地百姓早就知道了,而京外各地百姓,还是各省乡试后,才得以知晓。
都知道金举人银进士,此言也恰恰说明举人比进士更难考,可今年由于商科首试,竟录取了不少专门考特科的举人。
而且据考过的人说,这次的考题并不难。毕竟是首试,什么东西都是前面简单,越到后面越难,因为考的人会越来越多。
这一消息让无数人饮憾,生恨自己的消息太闭塞,还有些人是有所耳闻,但觉得情况不明,就把三年一次的乡试浪费在特科上,这种行径实在太傻,因此还嘲讽了那些去考特科的人几句。
如今来,哪是人家傻,明明是自己蠢。
现在倒是后悔,但后悔也晚了。
这些消息一经传开,顿时让无数人在特科上动心思,但由于早年大家都从文,少有人有算学这方面的涉猎,突然改学另一科,一时也无从下手。
这时听闻说京城开了一个算学府,山长竟是当朝太子妃,就是那个赢了文武百官,以此推动了增设商科的那位。
一时间,涌往京城求学之人无数。
本来算学府只打算招学生三百,后来因找来之人太多,不得不进行扩招。
以至于后来因涌来的人实在太多,不得不再增加入学试,只有通过入学试的人,才能来此求学。
这正符合了之前那句'开始简单,越到后面越难'之言,因此也滋生了各地有人专门开设教人商科类的学馆,人人都以先学基础,再入算学府为目标。
当然这是后话。
就在外面因算学府闹得沸沸扬扬之际,眼见颜青棠快要出孝了。
当下守孝,斩衰并非三年,而是二十七个月。
与此同时,关于太子大婚的筹办,也进入了尾声,只等到了吉日,便可举行婚礼。
临着前一个月,颜青棠命人把颜莹等人接到了京城。
自然不是住在宫里,也并非西苑,而是在京中另设一处宅子,做了颜府。
这地方是颜青棠早就命人办下的,反正也不急,各种修葺布置都慢慢来,正好宅子修好了,颜莹等人也进京了,颜青棠便随之一同搬回颜府。
不过此时,离大婚之日也没几天了。
嫁妆是早就准备好的,从赐婚圣旨下来,颜青棠见大事已定,就命陈伯他们在为自己准备嫁妆。
加上她爹从她幼时便开始为她攒下的嫁妆,足够应对任何场面。
到了发嫁妆当日,别人都是上午开始,能发到中午已经是嫁妆极多的了。她的发嫁妆,却是一车接着一车,一担接着一担,从上午绵延不停一直发到下午。
让围观百姓瞠目结舌,也让那些本来觉得她身份太低,不配当太子妃的人,彻底闭住了嘴。
毕竟当银子多到一定程度,也足够让人震撼。
到了正日子当天,哪怕之前就经历过一次,可这一次颜青棠依旧十分紧张。
不过她的紧张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皇家繁琐无比的各种礼仪,弄得烟消云散,并且精疲力尽。
待二人终于行完礼,终于入了东宫房,终于所有人都下去了,房中只剩了两人。
颜青棠还寻思着他莫怕是要出去敬酒,让他早去早回,却被纪景行一把揽进怀里。
"你累糊涂了?我是太子,宫里也没有摆酒席,更没有人让我去敬酒。"
她还真是累糊涂了!
那就早些睡吧。
婚之夜,难得二人竟什么也没有做,一觉睡到天亮。
次日早上,妇去凤栖宫向皇后敬茶。
按照规矩把茶敬了,皇后也给了见面礼,忙亲手将她拉了起来。
"行了行了,就不用多礼了,这俩是你小姑,这是你小叔,就不用介绍了吧。"
自然不用介绍了。
婆婆和蔼,小姑可,一个小叔话不多,还有个小叔是个待不住的,刚从西北回来,之前又去了沿海。
而她,虽是嫁给了他,却没有因此困守宫廷。
算学馆她兼着山长,朝廷第一次特科试题,是由她所出。总税司的筹建她管了大半,颜家的生意也还在做着。
而如今她又在着手为他布局,对人头丁税下手。
料想事情不会简单,且阻挠必定不少,但一定能做成。
毕竟事在人为嘛。
这样的日子,是她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也过得很幸福。
可突然有一天,公公竟要退位,并以极快的速度把皇位扔给了儿子,并带着婆婆跑了。
谁都没带,就二人走了。
她刚坐上太子妃的位置没多久,现在竟要当皇后了?
就这么当皇后了?
目送载着公婆的马车的离去,颜青棠回首了丈夫,道:"我们好好教养昦儿,多给他生几个弟妹,待到昦儿成年后,我们也可以像父皇母后这样。"
"这个主意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