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 章 进军兖州(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史和孔孟之学来教书育人,根本不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人才,并非道德标兵。”

    审配皱眉说:“但主公,正如文和和文若书信上所言,若人人读书,谁来耕地呢?以后天下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诸葛亮辩驳道:“优胜劣汰,也不是所有读书人都会有作为啊。但所有孩童入学,能确保有才人士不会被浪费,江山代代涌现出无数的人才,每一代都有改变天下的力量的话,那样的未来,才是我们想象不到的美好吧。”

    “孔明说到我心上了,”燕绥笑道:“大汉几百年来不进反退,说白了,整个教育制度都出现了问题。即使偶有发明和创造火花,也很快被淹没了。要想建设从未有过的美好未来,就要从提百姓的素质开始。”

    “主公,有些变化真的是好事吗?”田丰叹了口气:“比如以前豫州家家户户女郎都织丝赚取银钱作为家用,自从有了工坊,商贩去民间收购丝物少了,许多农家因此得不到银钱来交赋税和买柴米油盐和农具,长此以往,我担心许多人因此沦为流民。”

    工坊效率高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招了大量女工进来,但有很多人因为地处偏远或者家里有老小照顾不会出来做工。

    这个问题,众人也曾思量过,但他们思考的方向和燕绥不一样。

    “元皓兄举的这个例子很好回答,我们工坊一年才生产多少,最广大的丝物还是要靠从民间收购啊。”

    “对啊,岂能因噎废食?”

    燕绥却道:“大家有没有想过,田庄人口因为这样的困境入城务工,会不会是一件好事呢?”

    她反问道:“自古以来男耕女织,一个小小的田庄就会自给自足,大家没有觉得这种封闭的模式很危险

    吗?”

    “在黄巾之乱发生之前,百姓的确流通很少,偶尔交流也多数依赖路过的商人……”

    “那何谈农具改良、医学进步、学识提高,乃至天下十三州的进步呢?”燕绥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大家:“在座诸位都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聪明人,高瞻远瞩的英才,不妨大胆些。人活一世,能改变世间和千古流芳,难道不是一件很伟大很有意思的事情么?”

    众人陷入了沉思。

    “主公您的意思是……”

    小农经济的拘束一直到建国一五计划完成前都存在中华大地上。千百年来,这个国度都是一个人口庞大、粮食产量惊人、但科技停滞不前的奇葩存在。即使偶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也失传在历史中,如地动仪、麻醉手术、九章算术一样不受重视。

    “适度打破小农经济、促进全民流通和学识提高,给开启工业革命奠定一些基础。”燕绥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来了一本自己亲自写的书:“这本如何建设成新中国的书,我想请诸位阅览后,每个人写一万字的读后感。”

    不算心里有多少想法,面对主公的命令,众人自然答应下来,也因此被书中的内容所震撼,无暇再反对全民教育的事情了。

    “主公这不会是故意转移我们注意力吧?”在燕绥走后,戏志才趴在郭嘉的肩膀上,呈现了一个双眼发直的呆滞状态:“感觉新中国描述的生活仿佛是在另外一个世界啊。”

    诸葛亮则小大人似的托着下巴,和马钧咬耳朵:“蓬莱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么?”

    马钧一向对燕绥深信不疑,唏嘘道:“看来我还是不够努力啊,主公上次给我的蒸汽机图纸我还没参透,真是惭愧。”

    “快了快了,很快就能制造出来。”戏志才注意到他的失落,连忙安慰地拍了拍马钧的小肩膀:“小小年纪,别背负太多压力啊,不然我们这些愚蠢的大人岂不是应该去跳井啦?”

    “工业化和城镇化……”

    “人口爆炸和百姓素质提高……”

    “普法和扫盲……”

    法衍、田丰、审配、荀谌等人对着这本书都陷入了沉思。

    倒是燕绥,反而因为分享了理想,觉得一身轻松。

    反正我能做的都做啦,即使现在就能穿越回去,也没什么遗憾了。她托着腮靠在贵妃榻上,心情轻松到甚至想放飞自我。

    工业革命可能还很遥远,但她埋下了一颗种子。

    “那么接下来要做什么呢?”除了慢慢消化兖州和扬州,得派出人去交州和其实际控制人士燮交涉。交州虽然面积广阔,但实际修建城池的地方很少,广袤的田地上生活着许多没有被教化的土人,连官府触须都伸不到,也就是说——不在编的人口比例非常高。因此士燮能用的兵卒比起其他州极为有限。这也意味着他可能不敢和豫州抗衡,有很大的概率投诚。

    宋代时撰写的《越史略》称士燮治郡一十余年,疆场无事,民皆乐业,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很稳固。而且交州这个地方因

    为道路崎岖且多毒障不好打进去,当然他们也打不出来,兵力和将兵素质完全无法和中原媲美。

    既然如此,让士燮继续治理,但兵力、资源和行政上都统属自己,才是最好的选择。思来想去,燕绥决定给荀彧发一封公函,让他带精兵五千前往交州,威逼利诱让士燮投诚。

    交州,也就是岭南一带,在两汉时期经济和文化极为落后,医药也一直处于初级停滞阶段,当地最多的就是巫医,沾染着神秘的色彩,他们的许多治疗手法非常极端且牵涉到宗教仪式,游历到当地的时候他就曾因为和巫医理念不一致被当地百姓围攻。

    中原寻常百姓觉得交州是蛮荒之地,岭南的瘴气和湿气让人谈之色变。甚至有人特地形容:“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

    但燕绥可不担忧这个,她从系统里面兑换了大量金鸡纳霜,并让华佗准备了足够的青蒿。因为军队前往岭南一带,给他们造成负面影响最大的是疟疾,尤其是恶性疟,几乎是瘴气的“总代表”。

    有金鸡纳霜和青蒿汁就不怕。

    “元化,是时候给岭南落后之地一点医学上的震撼了。”她特地去见了华佗,希望其带一队医学生去岭南给军队做后勤。

    “给学生锻炼一下也极好,正好让他们感受下病情的复杂化和病人不配合时候要如何处理。”华佗答应的很爽快:“主公可还需要我们在交州的城里开设医馆?”

    燕绥颔首笑道:“当然,越多越好。”

    荀彧接到燕绥的调令,本是心中一凛,担忧兵卒们去那边十去四五,剩下的还失去战斗力,无法对士燮造成威慑力。毕竟岭南闷热潮湿,整个环境都与北方迥异,许多疾病对大家来说是闻所未闻,纵然主公命令调拨豫州精兵五千,再让在扬州的周泰支持五千,荀彧依旧有些担心。

    扬州虽然靠近交州,但气候依旧有很大的不同。

    直到看到最后面,主公写的让华佗带医疗队伍合计五百人前往,荀彧紧皱的眉头才松开了。

    “五百学徒,放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不得不说,集中化的教育和特训对整个医匠行业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更是利国利民。未来说不定每个镇上,都会有医馆,百姓也没那么多疾苦了。

    荀彧凤眼微眯,下了决心:豫州一定要推行义务教育的事情,既然主公决定去做,那他只能尽力支持了。他准备在临行之前,写信给豫州好友们,劝说他们去应聘校长和夫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