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0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土司,也称土官,世袭制。朝廷采取以土官治土民,封赠边疆各族首领官爵以统治本族人民。这些土官除了向朝廷负担贡赋和征发以外,在其辖区内依然保存传统的治理方式和权力。

    直白点说,就是当地的土皇帝。这些土皇帝还非常懂得看人下菜碟,比如云南和缅甸这些土司,大明王朝强盛,他们就归顺大明。东吁王朝崛起,他们就帮着缅甸进犯大明,毫无立场可言。

    自大太祖高皇帝创立大明王朝,两百年间,天下各处土司此起彼伏叛乱。早有心改土归流,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契机。虽说是土皇帝,但也是你大明皇帝承认的,无缘无故剥夺人家的权利,这是逼人造反。

    但这次,东吁王朝进犯大明,这些土司或被威逼,或被利诱,跟着一起造反,倒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朱翊钧打算先拿他们作为突破口,再扩散到全国。

    一个计划乍听之下不可能,但只要能沉下心来,一步一步谋划,就一定能成功。

    朱翊钧没有出面,而是让沐昌祚和刘綎去处理。

    朱翊钧命刘綎把当地土司的详细名单拿过来,先把他们分类,战败的和主动投降

    ()    的,经济和兵力较强的和较弱的。

    分好类,先从战败的开始逐一击破,不要一下子夺走他们手中所有权利,而是劝说他们交出一部分权利,与朝廷共治。

    许多部落土司已经在之前的几次大战中战死,手下败将没什么条件可谈,族人或手下自觉交出符印,从此臣服大明。

    对于这些人,朱翊钧只收走他们手中军政大权,仍然授予官职,只领俸禄,没有实权,仍可世袭。

    还有一部分战败,但土司还活着的,既不肯放权又惧怕大明。朱翊钧便授意刘綎,态度强硬,要么处死,要么交出符印。

    还真有不愿交的,刘綎当场叫人绑了,准备以儆效尤。

    大家都是战败或者主动投降的,试过了,确实打不过,只能屈服。

    当所有人都开始松动,只要有一人屈服,其他人也会跟从。

    关键是大明足够诚意,官职给的不低,虽然没有了当土司时候的权力,但收入和以前相比,相差无几。

    至于那些主动投降的,让朱翊钧意外的是,主动提出愿意接受朝廷一切安排的,竟然是阿瓦王。

    阿瓦王朝虽没有直接被东吁王朝所灭,但势力已经所剩无几,只能屈居北方一隅,苟延残喘。

    明军攻入缅甸境内,他甚至没有反抗,直接投降。

    朱翊钧很欣赏他这种摆烂的态度,授意沐昌祚向他转达,会上奏朝廷,给他封爵。

    在阿瓦王的带动下,又有一大批土司愿意交出符印。

    对于那些自诩财力兵力还算强大的土司,宁死不肯交出符印,朱翊钧也不强求,让他们随时可以去投奔莽应里,但若在战场上被俘,那可就没有今天的优厚待遇了。

    最后还是有几位土司毅然决然的离去,但也没敢去投奔莽应里,回到自己的地盘,静观其变。

    历时两个月,朱翊钧终于排除万难,走出了改土归流的第一步。纵使困难重重,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还要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行。

    战事至此,自嘉靖以来被缅甸东吁王朝侵占的云南边境地区已被基本收回。

    那几个离开的土司,朱翊钧暂且不管他们,虽派遣将领接手归顺土司的军队,由这些土官协助,立刻投入备战。

    可以预见,当莽应里得知此事,必将有一场大战。

    大批土司纷纷背叛,莽应里感到非常愤怒,他尤其无法理解阿瓦王的归降,就因为要和自己作对,所以放弃缅甸,臣服大明。

    五月,莽应里亲自带领十五万精兵,进攻阿瓦,并在蛮莫一带集结,意图再次入侵孟密。

    朱翊钧早有准备,命刘綎率主力迎敌。

    士兵们顶着瘴气和酷暑作战,朱翊钧也骑着熔金登上一处缓坡,和他们一起经受暴晒和湿热。

    把总高国春率领刚刚归顺的三千土兵,从旁策应,和刘綎的主力军一同,于蛮莫地区大败缅军,捕获首领二十余人。

    高国春更是悍勇无畏,身先士卒率领军士破贼数万,连摧六营。

    朱翊钧远远地望着,对此人赞不绝口,告诉冯保:“待班师回朝,朕定要重赏!”

    莽应里的十五万精锐溃不成军,不敢再战,遂退回缅甸境内。

    他以为这样就完了,自己除了损失几万士兵之外,也就是几十个土司罢了。回去养精蓄锐,先打暹罗回回血,再进攻大明。

    没想到,几日之后,明军大营又往前推进百里,完全占领了整个缅北地区。!

    天予昭晖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希望你也喜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