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千年后:掉马(1/2)
上到李斯王翦,下到史官太医,都能数出几个相关的历史故事来。
在这一批青史留名的人才之中,唯有一个名字显得分外神秘,它就是“梓桑”。
关于梓桑的身份,史学界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梓桑就是一个纯粹的同人大佬,创作的那些野史记载都是他自己编的虚假故事。人家本来也不是写史书的,当时的人肯定都把梓桑的作品当话本子看。
也有人认为,梓桑记载的野史正确率极高。许多以前认为是扯淡的故事,后续都出土了相关文物佐证,所以他一定是个在朝为官的体制内成员。
起初,支持前者的论调甚嚣尘上。
毕竟在梓桑的大作《塞外实录》中居然记载月氏为了统一高原故意纵容疫病传播,这明显就是在抹黑月氏。
肯定是梓桑一介秦人对月氏存在偏见,这才乱写一通。
而且梓桑的《千古一帝》是一本很明显的同人小说,充满了杜撰的情节,而小说主角就是始皇帝和太子。
里头写了太子中毒体弱之后,始皇如何如何关爱儿子。为了儿子,始皇帝以身涉险吞吃丹药,感天动地。
但所有人都知道,扶苏压根没中过毒。
始皇帝更没吃过什么丹药。
就连父子粉都不好意思承认这本书里的故事是真的,全拿他当同人文看。
也是因为这本书,梓桑喜提“千古第一父子粉”的名头,每一个新入坑的粉丝都得先拜读他这本大作。
随着出土文物的增加,梓桑的身份争议不减反增。
先是《塞外实录》里的许多离谱记载得到了多方佐证,居然不是编的。后来还被考古学家发现,秦唐时期的史官竟还把《塞外实录》当正经史书对待。
如果说秦唐这种后世王朝的态度不算决定性证据的话,在秦朝相关遗址里发现有好几个史官都在墓葬里陪葬了这本书,且书中认真做了研读记录,就显得很锤了。
通过这些古人的笔记大家发现,秦朝史官似乎都清楚这本书是谁写的。只不过所有人都讳莫如深,并没有为后人解密。
可见其作者大概率真是某位官员。
史官们研读这本书也不是抱着看野史钻研它是真是假的心态,反而一副默认为真、努力了解百年前历史的模样。
最后史学界经过商议,将《塞外实录》从野史中挪了出来,加入正史行列,算是为它正名了。
论证梓桑是同人作者的有力证据丧失了一半,一下子打蒙了众人。
一般人,他写同人,就单纯写同人。写正史,就单纯写正史。
可是梓桑不一样。
——他怎么什么都写啊?!
大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人的作品,然后大家的关注重点就不再是梓桑到底是民间学者还是大秦
官员了。
这还用纠结吗?
大秦史官的态度说明一切了都!
所以他是官员没跑了,那么,不如好好分辨一下他到底哪本是据实记载,哪本是纯粹编故事。
又或者,这家伙不会还写过半真半假的作品吧?
对于后世人来说,全真和全假都还好,半真半假就很讨厌了。希望梓桑不要不识好歹,对后人好一些。
唯一的安慰可能是梓桑他是个纯粹的始皇粉,从来没写过对始皇帝不利的洗脑包。所以大家研究他那些作品时心情还不错,不像刘彻粉琢磨《刘相故事》时那么暴躁。
除了全身心投入记载真假分辨的秦朝爱好者之外,另有一拨人对梓桑具体是秦朝哪位官员更感兴趣。
首先,排除死得太早的那一拨。
梓桑可是活到了二世时期的,好多二世在位时发生的事情,都能在他的作品里找到相关描写。
然后,还要排除死得太晚的那一拨。
因为梓桑最早的一本作品在大一统初年就现世了。那个时候就算梓桑才十几岁,然后他这人特能活、活到一百多岁,也不可能秦历90年之后还在世。
还有些臣子明显年龄对不上。
其实如果大家的出生年份都很明晰的话,直接看出生之年排除就很方便了。
奈何始皇时期的好多名臣都是(?-秦历某某年)这种,根本不知道哪年出生的,也不知道活了多少岁。
总之排除到最后,仍有十来个符合条件的臣子。看谁都像,看谁又都不像。
网友们争论了好些年,也没争论出结果。
梓桑从不在字里行间透露自己的身份,顶多就是看他的文字能看出来这人文学功底不错,且政治眼光极佳。
因此像韩信那种憨憨就可以排除了。
但别的武将,有些也挺有文采的。文武双全型人才加大了排查的难度,让人又爱又烦恼。
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摆烂了:
“要不我们期待一下咸阳和长安哪天挖地铁,把梓桑的墓挖出来吧?”
另一拨人让他们醒醒:
“都说了梓桑应该是始皇时期的名臣,那必然陪葬到骊山陵去了啊!骊山陵除了少数丛葬坑被挖开了之外,别的陪葬墓可是不让动的!”
原本考古队还挖了一个兵马俑坑,正准备挖第二个的时候,《骊山陵志》出土了。
大家通过这本古籍得知了骊山陵的许多陪葬坑位置,和其中具体陪葬了什么物品。
本想通过兵马俑研究秦朝军队的,发现有藏书坑了。再加上最近在研发针对古籍的保存新技术,便干脆暂停挖掘兵马俑了。
当时大家还不知道藏书坑里全是奏折,因为《骊山陵志》写的就是藏书坑。光看这个名字,就觉得里头应该啥书都会有。
是后来尝试开挖,才发现这里好像全是奏折。
然而前段时间又发现里头只是奏折多,《骊山陵志》没
骗人。这确实是个正经藏书坑,什么书都有也是真的。()
想到这里,又有人畅想:
⒙想看无字惊鸿写的《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第 146 章 千年后:掉马吗?请记住.的域名[()]⒙『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那,或许藏书坑里能发现梓桑的真实身份呢?毕竟是始皇的藏书坑,说不定他收集书籍的时候,会在上头标注作者真名。”
可惜还是遭到了众人的泼凉水:
“这么多书,始皇哪里能一本本检查过来?肯定是在市面上随便收的吧,不会挨个让人把真名都往上填。”
事情发展到这里,大家基本上都不指望藏书坑能扒掉梓桑的马甲了。
还不如指望陪葬坑遇到土地塌陷,不得不抢救式挖掘,然后正好挖到梓桑呢。
就是这个想法委实有点缺德,只能心里想想,不太好往外说。
这日某官方频道的直播间为了满足广大网友的好奇,带着设备前往了藏书坑的文物修复中心。
这次要给大家直播的是最新的书籍保存技术,让网友们亲眼看看这个技术的效果。
配合直播的专家就是上次接受采访那位。
直播间观众非常活跃。
大家积极和这位眼熟的专家打招呼,都夸他说话有意思,请他多说一点。
可惜专家并没有搭理弹幕,他有自己安排好的流程要走。
主持人介绍道:
“教授今天要现场通过仪器操作,打开一本刚刚从藏书坑挖掘送来的奏折,准备用它来向大家展示这种新技术的优越性。”
说话间,镜头已经跟随专家来到了操作间。
专家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大屏幕:
“古籍全程都会放置在充满特殊无色气体的保护箱里,然后通过机械臂接触它,包括翻开、查阅之类的。
古籍经过了特别调配过的液体浸泡,翻动时不会轻易破损,大家放心。
这个大屏幕就是链接保护箱里的内置镜头的,方便我们专家团队一起解读其中的文字内容。”
镜头先是对准了透明的保护箱。
直接从这里也能看见,只不过看起来不太方便。除了站在正前方的专家之外,其他人看到的都是歪着的。
专家说完讲解词就不再搭理旁人,直接操作机器手指开始小心翼翼地翻开奏折。
这个时候,镜头对准的是专家,向众人展示他认真工作时的模样。不过观众显然对奏折内容更感兴趣,催促摄像师更换角度。
他们想看看这封奏折里是不是有始皇帝的亲笔批注。
结果当奏折完全展开之后,末端却只有一个印章,没有任何批文。
弹幕:
「那个印章里刻的是什么字?」
「第一个字没认出来,第二个字应该是桑」
「我研究过小篆,第一个字有点像梓」
「我去!就是梓桑啊!」
「什么东西?!是我同人大佬的名字?!真的假的?!」
「听说这里出现了梓桑,我来看看」
原本就很多
() 的弹幕一下子密密麻麻起来,大家都被这个惊人的印章炸出来了。呼朋唤友前来围观,热度节节攀升。
「这个奏折里有梓桑的印章,是不是证明梓桑就是送这封奏折给始皇帝的臣子?」
「有可能有可能,快,谁给我翻译一下开头那列文字,是哪个大臣写的奏折?」
「稍等我截个图放大看看,字有点小看不清……」
「唉,这个名字我没印象啊」
「我也没印象,不是特别有名的臣子」
「原来梓桑不是始皇身边出名的大臣啊,怪不得我们一直没分析出他的身份」
但很快又有人发现了盲点。
「不对劲,没听说过臣子会在奏疏内容后头盖章的。倒是盖章这个操作,大家难道不眼熟吗?仔细想想一般都是谁会盖章」
「盖章的话,始皇、太子和太孙都会」
「好像是一般懒得写字,就盖个章表示自己知道了那种?」
「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章就不是送奏折的臣子的,而是属于批阅奏折的那个人」
「而且你们发现没,这封奏折没有任何批复,说明盖章就是这份的批复,越发佐证了章不是臣子盖的!」
这番推理成功说服了众人。
只是一想到梓桑很有可能是二位皇帝里的其中一人,大家就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想要让众人立刻接受这个事实并不容易,更多的人还是试图找出漏洞来。
比如: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其他人不小心盖到奏折上了?」
然而这种挣扎显得十分无力。
接受能力强的人在震惊过后,已经开始迅速讨论起进一步的话题:
「问题来了,二名候选人,哪位才是wuli梓桑大大?」
「首先排除始皇,毕竟梓桑记载过二世时期发生的事情」
「那就只剩下太子和太孙了」
「扶苏和梓桑,扶苏是桑树,梓桑里带个桑字,你们说会不会——」
「扶苏自己写自己的同人吗?有点炸裂了姐妹们!」
「如果是扶苏的话,我居然觉得这件事是他能做得出来的」
「我也……」
「我也」
「臣附议!」
扶苏粉很想反驳,但仔细想想,感觉好像没什么能反驳的。
「所以就这么彻底不考虑桥松了是吗(允悲)」
「主要桥松应该不敢拿他爹的名字给自己起个笔名吧?」
「也不一定,可能是背着他爹偷偷起的」
「然后背着他爹再偷偷写他祖父和他爹的同人文是吧?」
「你看一眼这个印章,再跟我说偷偷起,这都拿出来用了,哪里偷偷了???」
「那啥,可能这封奏折是他爹死后才拿出来用的呢?」
「首先,这个太守我去查了一下,扶苏在位的时候他已经死了。其次,梓桑
这个人的作品大一统初年就面世了。你猜桥松要是那个时候背着他爹搞这个,能不能瞒得过两位长辈?」()
「有道理唉,扶苏那个情报网是挺厉害的」
?想看无字惊鸿写的《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第 146 章 千年后:掉马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这么一说就对上了啊!扶苏因为情报网厉害,所以他知道很多内幕,才能写出《塞外实录》,是不是很合理?」
「草(一种植物)我感觉破案了」
「你们都在分析时间,只有我,不靠这些也能确定梓桑肯定不是我家桥松崽」
「为啥?」
「因为桥松如果写同人,肯定不会写什么始皇帝父子情深,他写的绝壁会是始皇和太孙祖孙情深(笑哭)」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关键是,我不相信桥松写东西会不去趁机揭露他爹的真面目,还在《千古一帝》里把太子描写成一个形象完美的病美人」
「……你们桥松粉真的,角度清奇」
官方的主持人也没想到一次寻常的直播会破解这么一个惊天大秘密,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专家人已经傻了,嘴里喃喃着:
“难怪后来的史官都知道梓桑是谁,还认真研究他的作品。因为扶苏和史菅交好,应该是史菅将真相告知过后人。但是为了避免泄密没有书写下来,只是口耳相传。”
一时又呢喃着:
“梓桑和沧海客是笔友,互相点评过对方的作品。沧海客后来被证实是史菅他夫人的笔名,我们当时就应该想到梓桑肯定和史菅关系密切。”
弹幕补充道:
「可惜大家都以为是沧海客先认识的梓桑,他俩还有可能是一起起的笔名,毕竟沧海桑田嘛」
「说起来沧海客身份曝光的那段时间,有不少人就提出梓桑可能是名女子,说女性和女性是笔友的概率比较大」
「对,吕雉姐姐就是因为这一点,在猜测榜上高居前二,好多人都以为她是梓桑」
「沧海客写的全是神话同人,最出名的作品《神帝传》说的是始皇帝死后上天去当神仙里的帝王了,这故事该不会是太子授意她写的吧?」
「神话自己亲爹,是太子的风格」
「别乱说,沧海客都在自传里说了,这个主意是她丈夫出的,请她代笔。她觉得很有意思,就尝试着写了一本,没想到非常受大秦百姓的欢迎。」
「她丈夫不就是史官?史官和太子狼狈为奸多少年了,谁知道主意到底出自史官还是太子呢」
「我不信藏书坑里没有梓桑的作品全集,始皇陛下肯定单独搞了一个书架放他家爱子的佳作!」
「附议!专家你们快挖!」
「朕今天就要看到全集!让朕看看梓桑的作品有没有失传的!这可是太子扶苏的大作,专家你怎么不着急的!」
「专家:皇帝不急太监急」
「?????你怎么骂人呢?可恶!」
事实证明,专家其实挺急的。
专家回过神之后就把主持人抛到一边去了
() ,一溜烟跑出了直播镜头。边跑还边大喊几个同事的名字,喊他们来看最新发现。
除此之外,大家还听见跑远的专家喊了一句:
“赶紧!赶紧让他们找找!藏书坑里肯定有梓桑的专属区域!骊山陵地图呢?地图拿来让我看看,我就不信找不到那块区域在哪里!”
《骊山陵志》中只简单介绍了每个丛葬坑的位置,没有精确到丛葬坑内部的划分。但前不久藏书坑里出土了《骊山陵志注》,这是对前本的补充注解,里面就有更多详细的地图了。
虽然地图里也没标注藏书坑哪个位置放的谁的书,可上头标注了藏书坑一共分成多少个部分。
对照着地图其实是可以分析出不少内容的,例如哪个位置是中心位置。重要的书籍很有可能放在这种地方,反正肯定不会放到外围去。
弹幕:
「那啥,我缺德我先承认,我刚刚截图了专家窜出去的背影,有人要表情包吗?」
「我要,正好和史官上蹿下跳的表情包组成cp一起出道」
「史官那个表情包是啥?」
「就是始皇第二次巡游登恒山那回,太子不是画了个彩虹吗?那张图的临摹作品被po出来了之后,网友们发现角落里有个活蹦乱跳的史官来着」
「那个居然不是p图?(震惊脸)」
「那个居然不是临摹画师自己乱加的?(同款震惊脸)」
「肯定不是啊,你对我们太子有什么误解?扶苏绝对干得出来故意把史官的丢脸模样画进画里这种事的好吧!」
「同情史官一秒钟(上蹿下跳.jpg)」
「如果你没有在弹幕区发不了图片还硬要用文字cue一遍他表情包的话,我就相信你是真情实感同情他了doge」
镜头前的主持人有点尴尬地暖场:
“看来今天专家应该没有空闲继续和我们分享最新技术了,我来带大家在周围转转吧。”
然而没有人在意主持人说了什么,大家都在发弹幕激情讨论今天的爆炸发现。
消息很快传遍了全网,热搜居高不下。
有好事者跑去父子粉的超话看热闹,想看父子粉破防。毕竟他们推崇了这么久的同人大手子居然是正主,这难道不炸裂吗?
结果超话里的画风是这样的:
「磕到了(安详)」
「我何德何能,让扶苏亲自写同人文给我看!」
「父子情是真的!!!」
「呜呜呜我们太子超爱阿父的」
「所以《千古一帝》其实是太子殿下自己编的,他幻想过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