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8 章(【太过分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霍善把这个新道具的介绍发到交流群供群友共享,并表示有人需要用的话以后可以找自己。

    于是他收获了整齐划一的“不需要”回复,堪比工作群里连片的“收到”。

    孔丘:“……”

    孔丘夸人也是有偏好的,史鱼不惜用尸谏也要举荐的人才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知己好友蘧伯玉。

    孔丘周游列国途径卫国好几次都借宿在蘧伯玉家,得到了蘧伯玉的礼遇。

    他赞史鱼是“直哉如矢”,赞璩伯玉却是如果国家有道他就出仕,如果国家无道他就“卷而怀之”,颇有用行舍藏的君子之风!

    孔丘也觉得这个一次性技能道具出得挺离谱,但凡出个【卷而怀之】呢?

    这词儿的意思是当国君昏庸无道、根本不爱搭理你的时候,你在那里苦苦等待任用也是白费功夫,不如把自己的理想和才华卷吧卷吧揣怀里带走,去找能够欣赏你、任用你的人。

    李白他们说不准用得上。

    不过对于后世生于大一统王朝的人来说,估计是没有另择明主的机会了,不像他们春秋战国这会儿可以来个周游列国、到处求职。

    从《论语》到《孟子》,那可都是一篇篇辛酸的求职记录,他们一次次满怀希望地出发,又一次次满怀失望地离开,终究没有找到能够实现他们政治理想的“圣王”。

    唉!也不知是李白他们这样没得选择好,还是他们这样有得选却始终选不对好。

    大抵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失落吧。

    兴许当真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做到潇潇洒洒地“卷而怀之”。

    霍善听了孔丘的介绍,也觉得【卷而怀之】可能更有用。不过人家李白当了一年多的官就被赐金放还了,可见不用这个技能也可以轻松跑路。

    苏轼和杜甫更不用说了,每次都能凭本事得罪所有同僚。

    看看苏轼,直接提供了【祸从口出】技能,感觉还怪好用的。

    杜甫这厮也不遑多让,他后来跑去投奔别人,还能在人家的酒宴上发酒疯说“当年你爹如何如何,他怎么有你这么个儿子”,光凭这件事就足以知道他的职场关系会多么紧张了!

    所以说,这些道具他们都用不上,他们环游半个大唐/大宋的机会都是他们自己积极争取来的,完全不需要外力辅助!

    苏轼:“……”

    杜甫:“……”

    怎么感觉你小子的嘴巴也没好到哪里去?

    有你这么当面说人的吗?真是岂有此理!

    闲扯结束,霍善便揣着份图并茂的泰山封禅章程去找他爹,问问霍去病他们啥时候再入宫,他已经跟孔丘讨论出一份相当完整的封禅方案了!

    就连数百年间泰山的变化他们都考虑到了,正好孙思邈最近游历到泰山那边,又给他来了份大汉版的泰山舆图,详细到每块石头(指有特殊意义的那种)的位置那种!

    几百年过去后,确实有些坑被人填了、有些石头被人挖走了,但总的来说问题不大,孔丘把方案调整调整,就成为了极具大汉特色的封禅方案了。

    霍去病见霍善这信心满满的模样,用过早饭后便带着他入宫去见刘彻。

    正好刘彻在听那群博士吵架,汉儒断代其实有点严重,主要是战国末年兵祸不断,诸子百家的书籍都散失了大半,儒经籍自然也差不多。

    有汉一代经常说是从某个山洞洞里挖出些“古经”,可惜谁都不太确定他们是真是假,因为很多书都已经丢了。

    不过这种断代其实也不是汉代才开始的,早在嬴政那会儿,六国博士就已经对朝廷爱答不理,嬴政说要封禅,他们就说不知道、不了解、我们哪里会这个,反正就是不给个准确流程。

    刘彻面临的局面也和嬴政差不多,这些博士平时抨击起别人来头头是道,现在终于轮到他们的专业上了,他们却屁都不放一个,表示书上没讲封禅该怎么搞。

    其实封禅就是个象征性的仪式,真心想要编完全可以像当年叔孙通那样把高祖刘邦哄得高高兴兴,偏偏这些博士就是不乐意哄。

    说到底,还是他们心里头不太认可刘彻去封禅,就跟从前那些六国博士瞧不上嬴政一样。

    刘彻登基已经二十余年,皇帝当得也算是不错,有仗他真能打,有灾他是真能赈济,只不过对于众博士来说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居然不管对方的出身,是个人才他就用!

    如果真的是人才也就罢了,有时候他还任人唯亲,将自己看着顺眼的人全部安排上去,看不顺眼的人统统不重用。当初狄山也就提议和个亲,他就把人扔去边关守坞堡,这让谁还敢说话?!

    更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