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国形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桥,只是后来越来越多的溃军堵在桥上,最终契诃夫斯基和大量的溃军裹挟着近卫军一起逃向莫斯科方向。

    最终,十余天的白俄罗斯战役以沙俄惨败告终,俄国损失了几十万大军,并且丢弃了白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莫斯科已经暴露在德军的兵锋之下。白俄罗斯的惨败,引发了俄国内部的动荡,国内反抗势力发动了推翻沙皇统治的起义。沙皇调动前线的军队,镇压起义,可是有许多俄军官兵拒绝执行命令。其实,反抗势力已经渗透到了俄军内部,沙皇俄国本就民不聊生很久了,许多士兵的父母、妻儿都过着衣食不保的生活,他们对统治阶级的不满由来已久。再加上沙俄军队等级压迫极剧,士兵们再也不愿为统治阶级卖命了,甚至有人加入了反抗势力,沙俄政权的统治飘摇不定,国内矛盾越演越烈。

    1916年,俄国农业机器产品只有战前的1/5,机车、车厢的生产明显减少,机车减少16%,车厢减少14%。机器、车床严重不足,又影响矿石、煤炭、石油开采量的下降。由于缺乏燃料、原料,高炉停火,许多工厂不得不关闭,战前靠进口棉花生产的纺织厂停产。至1916年,前线的武器、弹药严重不足。每月需要6万支步枪,而每月只造出3万4千支步枪。每月需要机枪800支,而1914年下半年总共才制造机枪860支。交通、运输严重阻塞,铁路承担不了急剧增长的运输任务。

    1916年5月之后,铁路为军队运送的粮食只能满足需要量的一半左右,有的伤兵几天领不到食物和纱布。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业城市粮食匮缺,但在西伯利亚、乌拉尔、里海、伏尔加河和顿河一带却有大量粮食、肉、鱼烂掉。1916年,储存变质的粮食达15万车箱。海运也不妙。波罗的海、黑海早被德国、奥斯曼帝国所封锁。俄国和盟国的联系主要通过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海参崴。但是,内地和摩尔曼斯克之间没有铁路。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到沃洛格达之间的铁路是窄轨(1916年改为宽轨),运输不便。海参崴离俄国腹地又太远。结果,大批货物被堆积在港口,无法运入内地。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煤堆得像一座座山,沿码头堆着一箱箱供兵工厂使用的车床。在摩尔曼斯克,船只等待卸货要等几星期、几个月。

    大战爆发后,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应征入伍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达1500万,主要来自农村。由于农村劳动力被征兵,大量的耕地无人种植,致使耕地面积减少1千万俄亩。耕畜从1914年的1800万头减少到1916年的1300万头,粮食收获量减少1/4,运输的困难又使城乡联系实际中断。在市场上,粮食、肉、糖和其他农产品日渐短缺。1916年底,彼得格勒只能得到计划供应粮食的14%!地主、富农和商人却掌握着大量生活必需品,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粮食往往从商店消失,却又在黑市上以高价出售。1916年夏,彼得格勒粮食价格比战前提高1.5倍~3倍,肉和糖尤其昂贵。广大人民处在饥饿线上,怨声载道,不得不起来斗争。1915年因饥饿引起的农民暴动达684起。1916年头5个月,民众暴动达510次。

    在各交战国中,俄国的战线最长。战争在上百万平方公里的俄国领土上进行。300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战争中断送生命、受伤致残和死于瘟疫。到1916年5月30日止,俄国共损失840万人。许多士兵的家庭无人抚养,生活非常困苦。

    为了维持战争,沙皇政府的军费开支与日俱增,主要靠借内债和滥发纸币支付。1916年,卢布的官方牌价降到55戈比,购买力降到27戈比。国债从1914年的88亿卢布增加到1916年7月的316亿卢布。沙皇政府的财政已经达到崩溃的境地。沙皇政府为了满足战争需要,在1915年成立了国防、粮食、燃料和运输4个专门会议,来调节国内的经济生活,但并没有能够挽救经济的破产,却对劳动人民实行无比残酷的掠夺。大多数工厂为完成军事订货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剥削妇女、少年的劳动。经济混乱,加上军事失利,促使全国革命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反对饥饿、反对战争和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结合了起来。

    沙皇俄国的社会矛盾,已经到了火山爆发的边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