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薨逝(2/2)
李常乐在旁边听着,大受触动。众人都露出不忍之色,纷纷看向李朝歌。可李朝歌依然远远站在墙边,她似乎恍惚了一下,随后眼神恢复清明,轻轻垂下眼帘:“太子安心养病,勿要多思。您是君,我是臣,为太子分忧是我的本分。”
李善大为失落,眼中的光霎间黯淡下去。李常乐不忿,道:“盛元姐姐,太子都病成这样了,
他好心关心你……”
“太子病重,所以越发要静养。”李朝歌抬手,不想再听这几人磨叽下去,说,“天后有令,让我去汾州调查灭村一事。我还有差事在身,不敢耽误,先行告退。臣祝太子千秋,告辞。”
李朝歌说完就往外走,步伐坚定果决。李常乐几乎惊呆了,怎么会有这样铁石心肠的人呢?就算太子提议过送她去和亲,但毕竟没有成真,她怎么能这样对待太子?将死之人,其言也善,太子都和李朝歌道歉了,她还要怎么样?
裴纪安为什么会喜欢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女人?
李朝歌大步往外走,东宫根本无人敢拦她。李朝歌走到殿门口时,后面传来李善勉力抬高的声音:“你我之恩怨我无意多说,但冤有头债有主,太子妃是无辜的。太子妃至今下落不明,她到底在哪里?”
李朝歌嘴边划过一丝极淡的笑意,转瞬即逝:“殿下的太子妃,我怎么知道?”
说完,她再无停顿,大步迈出东宫。
李朝歌走后,东宫侍者看看面色灰败的太子,再看看表情不善的赵王、广宁公主,哪一个都不敢劝。他们垂着头,悄无声息退下。
李朝歌得到天后首肯后,回公主府换了身衣服,然后就去北衙挑人。调遣军队并不是件小事,粮草、辎重要事先安排,铠甲要和兵部申请,正式的调令也要等门下省审核。李朝歌这段时间在忙调兵的事,整个人焦头烂额,根本没心力关注其他。李朝歌去北衙整顿人手,在军营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出来时,她看到天边飞舞着纸鸢,几个孩童牵着线跑在草地上,一边放风筝,一边肆意打闹。
李朝歌顺着细线抬头,看到几只形状各异的纸鸢飞在天上,其中一只升的最高,忽然风筝猛地一扽,地面上紧接着传来孩子们的喊声:“风筝线断了,它飞走了!”
侍卫见李朝歌盯着那个断线的风筝,问:“公主,怎么了?”
“没什么。”李朝歌摇摇头,揽着缰绳走向城门,“断了也好。一生被绳子束缚,如今,它终于自由了。”
李朝歌刚走入城门,公主府的人就迎面赶上来,压低声音道:“公主,大事不好了。太子病危。”
李朝歌立刻往宫里赶,但是等她到时,东宫已经响起哭声,侍从们换上了麻衣,在殿中呜呜哭泣。
李善病逝了。
李朝歌回公主府换孝衣,然后就进宫,直奔仁寿殿。如今所有人都守在皇帝身边,皇帝本来就身体不好,经过这重打击,精神更萎靡了。天后脸上未着粉黛,气色苍白,仿佛一日间老了三岁。
宫人在门口禀报,皇帝听到李朝歌来了,说道:“你也来了。太子走了,一会,你去送他最后一程吧。”
李朝歌应下。皇帝已经听天后说了汾州的事,皇帝虽然心痛丧子,但江山的事也不能马虎。皇帝郑重道:“汾州一案交由你彻查,朕最近心力不继,人手、银饷方面有什么要求,你直接和天后说罢。”
天后柔声应道:“圣人你放心,有我在,一切都会安排妥当的。圣人只管养好身体,外面的事不必操心。”
这些话放在往常没什么问题,但是如今太子病逝,东宫空悬,天后这番话突然微妙起来。殿中人都垂下眸子,静默不语,仁寿殿中只能听到皇帝时断时续的声音:“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太子的葬仪你来安排,他仁善孝顺,生时未能登上皇位,死后务必让他走得风光。”
天后一一应下。天后似乎迟疑了一下,试探问:“圣人,太子的丧事自然要大办,但朝歌婚期就在今年七月,要不要推迟?”
皇帝声音低哑,有气无力道:“不必了。朝歌年纪已长,无需避讳,婚礼照常举行吧。”
天后微顿,无言应下。其他人或许看不懂,但天后敏锐地感觉到,
皇帝之所以这样说,是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才想尽快看到李朝歌完婚吧。
事关自己婚事,李朝歌不好表态。李常乐在旁边听到,心中颇不是滋味。
她因为和亲一事被迫遁入空门,至今还守着道身,而李朝歌胡闹了一通,毫无惩罚就和中意之人订婚,如今连太子死了也无需避讳。
李常乐不知道该怨父母偏心,还是该怨时运不公。
太子的葬礼林林总总,十分繁复。李朝歌参加完下葬仪式,回公主府时,已经累极。
侍女给她送上茶汤,李朝歌眼睛一瞥,在多宝阁上看到一个盒子。
李朝歌之前没注意过这里有东西,问:“这是什么?”
侍女看了一眼,回道:“回公主,是前段日子东宫送来的锦盒。这段时间一直在忙孝敬太子的丧事,长史忘了这件事,一直放在库房,今日才拿出来。”
李朝歌微微愣怔,她顿了一会,问:“哪一天送来的?”
“好像是二月初三。”
二月初三,是李善薨逝的那一天。侍女见李朝歌的视线停留在盒子上,起身上前,轻手轻脚将盒子打开,捧到李朝歌面前。
红色钿螺的木盒中,是一个泛黄的燕子风筝。李朝歌看了很久,其实她不记得童年的事情了。她走丢后,六岁前所有的事情都如一场梦,隐隐约约,不知来处。李朝歌连父母双亲都不记得,更不会记得小时候和李善一起放过纸鸢。她本来以为,那日只是他夸大其词。
原来,他真的保存了很多年。
侍女小心觑着李朝歌的脸色,问:“公主,这个纸鸢看着模样精巧,要挂起来吗?”
“不用。”李朝歌合上眼睛,伸手按住眉心,淡淡道,“拿去库房吧,以后不必再和我说了。”
侍女霎间迷惑,不明白李朝歌的心意。公主若是不喜欢,何必看那么久,但若是喜欢,又为何扔入库房?侍女不敢多说,低声应道:“是。”
侍女提着木盒小步退下,另一队侍女进来换茶,问:“公主,明日膳食还照旧吗?”
“不必了。”李朝歌放下手,双眼慢慢睁开。灯光下她的眼睛清透黑亮,方才的疲惫之色一扫而空:“准备行装,明日我要去汾州。”
李善下葬的第二天,李朝歌带着镇妖司全部人手及三千大军,奔赴汾州查案。
走时,她借口需要其他部门配合,顺便拉走了顾明恪。武神庙相关的事情唯有顾明恪最了解,而且,李朝歌就算再绝情,也不能自己出来避风头,却把未来驸马扔在漩涡中心。于情于理,顾明恪都要同行。
上次李朝歌和顾明恪孤身查访武神庙,行动时十分小心,这一次他们再无顾忌,李朝歌直接带着人冲上神庙,大肆搜山。
莫琳琅和周劭留在山脚搜查村庄,李朝歌和白千鹤在深山里检查祭坛,顾明恪则带着大理寺去盘查山路。祭坛里已空无一人,武神像高高矗立着,无喜无悲注视着脚下的凡人。祭坛上的三个棺材大开,食物和地图已不见踪迹,想必那三个女子已经逃走了。
镇妖司的人在祭坛各个地方翻找,不放过任何可疑之物。李朝歌站在祭坛前,仰着头,久久凝望着这尊神像。
所有线索都是围绕武神展开的,龟背村的画像,刀枪不入的死尸,祠堂里刻有“帝丘秦氏”的灵牌,山脚下被复活的亡灵村庄,石头化形的四武士,少女祭品,以及死人军队。
似乎背后有一双手,有计划地拨动勾弦,把一切推向一个不可知的方向。李朝歌看了一会,提气飞上武神像。上一次她来的时候身上有伤,无法调动真气,做什么都有心无力,这一次她再无顾忌,倒要好好查一查。
武神像十分高大,李朝歌站在对方手掌上,竟然显得十分小巧。李朝歌一
落下就意识到这座雕像远比画像精细,画像上很多地方一带而过,而这座雕像却详细地刻了出来。
白千鹤从侧室里走出来,他找了一圈,才发现李朝歌在石像上。他双手围成喇叭状,对李朝歌喊道:“指挥使,这里似乎有字。”
李朝歌在武神八条胳膊上跳来跳去,听到白千鹤的声音,她抽空回道:“知道了,我这就来。”
李朝歌没发现什么隐藏机关,正要跃下,忽然看到一样东西。李朝歌脸色收敛,顺着石块,慢慢走到神像指端。
白千鹤在下方等着,他看到李朝歌动作停下,不由问:“怎么了?”
李朝歌静静盯着武神手里的那柄剑,良久无言。白千鹤又在下面喊,李朝歌从高处一跃而下,轻巧落在地面上:“没事。你说的字在哪儿?”
白千鹤看看李朝歌,又看看上方神像,心想不过一柄剑而已,有什么可看的?白千鹤想不懂就没有再想,他给李朝歌引路,说:“就在这里。”
李朝歌跟着白千鹤去看,果然在墙壁上发现一大片古体字。李朝歌也认不出来,只能让镇妖司的人上前将字拓下,带回东都慢慢研究。
白千鹤七手八脚去拓字,李朝歌将琐事交给他们,自己去其他地方。她慢慢走出祭坛,山林间的阳光争先恐后涌入李朝歌眼睛。李朝歌举起剑,挡住上方烈日。
明晃晃的日光下,潜渊剑折射出冰冷的金属光泽。李朝歌仔细看着剑身上的花纹,毫不意外的,发现每一条纹路都相符。
武神像手里握着的,竟然是潜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