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铁血(2/2)
唐师师看起来被吓得不轻,连话都说不利索了。冯嬷嬷心道还是没见过世面,竟然被吓成这样,不过虽然这样想,冯嬷嬷心里却极其满意。
冯嬷嬷放下手,端起一盏茶抿了两口,放在桌子上,说:“行了,起来吧。我只是提醒你,又不是要对你做什么,怎么吓成这样。”
唐师师心底悄悄松了口气,缓慢站起来,面上依然是一派惊惶。冯嬷嬷语气和缓很多,真变成了提点的口吻,说:“今日你的心思是好的,但是太过明显。深宫中,争宠太用力反而落了下乘,要的是以退为进,不着痕迹。你懂了吗?”
冯嬷嬷说完后,顿了顿,道:“不过,你今儿阴差阳错,说不定正好撞到了点上。靖王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人,这些年,没有一个女人能靠近他身边。可是他今日走时,竟然问了你姓名。”
唐师师欲哭无泪,这哪里是什么恩宠,靖王问姓名,确定不是为了记住她是谁,等进府后再赐死她吗?最重要的是,她的目标,并不是靖王,而是世子啊。
讨好了靖王,却得罪了世子,等日后男主登基,还不是一样死路一条。
唐师师心里苦,但是她没法说。她勉强笑
了笑,擦着边打听:“嬷嬷,我路上听闻靖王世子是人中龙凤,少年英才,我便以为世子是一个极出色的少年郎,为何靖王……”看起来也如此年轻?
唐师师真的觉得自己很冤,但凡今日来一个大腹便便、沧桑深沉的中年男人,唐师师都不会认错。然而那个男人身姿挺拔,腰身劲瘦,年轻俊美,往那里一站就是一道风景,谁能相信他已经有一个十六七的儿子了?
冯嬷嬷嗤笑一声,说:“什么世子,不过是个养子罢了,又不是赵家正经血脉。”
唐师师惊讶地瞪大眼睛,等着冯嬷嬷继续往后说。但是冯嬷嬷提了一嘴,就不肯再深入,而是转而说起靖王:“你没进府就想讨好男主子,心是好的,但是不要做得这么明显。靖王这个人深不可测,便是太后娘娘也拿不准他的心思。”
冯嬷嬷说着,脸上露出些许感慨:“他自十四岁就藩,已经十年没有回过京城了。当年离开宫城时,靖王不过一个俊秀单薄的少年,没想到,十年过去,他竟成了如此模样。”
冯嬷嬷是伺候姚太后的老人,知道许多宫闱秘闻,当年世宗去世,靖王、滕王就藩,冯嬷嬷都是亲历者。一转眼许多年过去,孝宗也死了,当年那个病弱苍白的皇子,却变成了威震一方的藩王。
靖王十四岁就被送往藩地,他那时候还生着病,宫里所有人,包括姚太后,都觉得他活不了了。谁能知道,活得最长的,反而是靖王呢。
冯嬷嬷唏嘘不已,唐师师从只言片语中,提取出许多靖王的信息。
靖王十四岁就被送往藩地,冯嬷嬷感叹十年未见,那就是说,现在靖王二十四岁。这个年纪不算大,或者说正值英年,难怪唐师师会认错。按开国留下来的规矩,皇子成年后全部去藩国镇守边疆,不得留在京城,但是靖王十四岁就被送走,着实有些早了。
听冯嬷嬷的话音,以及今日靖王见了冯嬷嬷后的表现,恐怕当年靖王就藩有许多猫腻,说不定其中就有姚太后的手笔。
唐师师为自己的未来深深叹气,靖王和姚太后有仇,唐师师还没进府就狠狠得罪了世子。她日后在靖王府的路,恐怕不好走。
唐师师怀着担忧,问:“冯嬷嬷,我还不知该如何避靖王名讳。”
冯嬷嬷沾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字:“讳钧。”
唐师师了然,如今国姓赵,靖王和孝宗皇帝一样从承辈,名钧。
原来,他叫赵承钧。
唐师师看着最上方的靖王,完全愣住。她预想过很多中情况,她为此一一准备了说辞,唯独没料到靖王会插手进来。
还把她调到自己书房。她是姚太后送来的人啊,靖王都不避讳的吗?
刘吉又咳嗽了一声,唐师师骤然惊醒。她在心里长长叹了口气,明明不情愿,还是要作出惊喜的模样,谢恩道:“多谢靖王。”
唐师师行礼时,能感觉到许多人的视线都落在她身上。赵子询的,周舜华的,刘吉的,甚至是赵承钧。
赵承钧没有叫她起来,唐师师依然保持着蹲身的动作,她等了一会,听到上首传来一个淡漠的声音:“起吧。”
“谢王爷。”
唐师师去赵承钧的书房伺候,那顺理成章的,周舜华和任钰君
都跟着世子。这本该是皆大欢喜的局面,赵子询得到了自己预期的人选,周舜华和任钰君也不必自相残杀。但是,赵子询和周舜华等人就是高兴不起来。
赵承钧撇了许久浮沫,但是没有丝毫入口的意思。他放下茶盏,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赵子询一下子反应过来,连忙作揖道:“父亲还有事要忙,儿臣不敢打扰,先行告退。”
赵承钧淡淡点了点头,没有阻拦:“勿要分心,专注治学。”
“儿臣遵命。”
赵子询告退,其他人也识趣跟上。等退出赵承钧的屋子后,赵子询的脸色瞬间冷下来。他冷冷扫了唐师师一眼,道:“不要玩花样,要不然,我绝不会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