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 23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钟应错愕看他, 就连一向冷静的樊成云,都克制不住出声。

    “弗利斯先生,您确定吗?”

    樊成云往来世界各地多年, 对奥地利的毛特豪森集中营不算了解,也不是一无所知。

    “楚先生是去的美国,他从美国登上回中国的邮轮, 为什么会出现在奥地利?”

    木兰琵琶出现在维也纳拍卖行不奇怪。

    乐器始终是乐器, 随着主人的迁徙、移民、赠送, 出现在世界的任何角落, 都符合常理。

    但楚书铭是为了寻找木兰琵琶,才离开中国。

    拿回琵琶之后,他与夫人、女儿登上的邮轮,有凭据记载, 还有华人互助会的档案记录、照片留念。

    而民国时期开辟的航线, 必不可能经过奥地利!

    “我无法确定。”

    弗利斯面对大师的质疑,回答得非常坦诚,“我对于琵琶主人的一切了解,都是道听途说。”

    “我今年才三十四岁, 您觉得我能从1944年一直活到现在吗?”

    钟应不喜欢弗利斯的避重就轻,“那么, 您是听谁说的?”

    他急切的从舞台上走下来, 不在乎周围音乐协会的评委、两个乐团的音乐家的视线,抱着那把木兰琵琶,追问道:“他怎么确定自己见到的人就是楚书铭?有没有可能在那个时候, 琵琶并不在楚先生的手上!”

    弗利斯成为了好说话的弗利斯,但不代表他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摊开手,看向焦急的钟应, 扬声说道:“我的朋友,你觉得这是适合讨论这件事的地方么。”

    钟应立刻意识到,音乐家的好奇视线过多,其中涉及的又是陈年旧事,确实不适合大张旗鼓的讨论。

    他将手上的琵琶,郑重放回琴箱。

    “如果弗利斯先生不介意的话……”

    “介意。”

    弗利斯很肯定的打断他,似乎知道不依不饶的钟应要说些什么。

    “我是犹太人,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残忍的屠杀,但是我的血液里会永远记住那份仇恨,在谈论起过去的时候,我不希望太多人见到我脆弱的一面。”

    他指了指钟应,态度一如既往的嚣张,“你想听我讲故事,那没问题。但是我的故事不愿意讲给更多人听。”

    “您的意思是……”樊成云沉吟片刻,问道。

    弗利斯掌握了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就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

    他笑容得意,礼貌的说道:“樊大师,我想跟您的徒弟单独聊聊。”

    钟应心里一惊,立刻提起琴箱,让琵琶远离了高傲的商人,唯恐他突然发难,又把琵琶收了回去。

    年轻人抗拒的行为,弗利斯看在眼里,满是困惑。

    樊成云却一清二楚。

    他接过了琴箱,拍着自己徒弟的肩膀往旁边退了两步。

    “小应,你去吧。”

    钟应神情诧异,还以为师父会一口回绝。

    “待人接物,切记温和内敛,说话时多考虑考虑这把琵琶。”

    师父的叮嘱发自肺腑,眼神里寄予极高的期望。

    钟应张了张口,想要辩解,又回忆起自己并不端庄温和,常常受到师父教诲的事迹,默默的咽下了反驳。

    “嗯,师父,我并不讨厌弗利斯先生。”

    虽然弗利斯说话做事剑走偏锋,但是他看重琵琶的真心,钟应完全可以感受到。

    樊成云得到了保证,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提着琴箱,看向傲慢的弗利斯。

    “恰好,我也不懂得琵琶,就让小应和你单独聊吧。”

    说完,他还热情的邀请厉劲秋,“厉先生,我们可

    以再谈谈为死难者谱写的纪念曲,既然要两个乐团合奏,就得大家一起商量一下。”

    厉劲秋想跟着钟应去听故事的念头,直接被大师掐断。

    只能遗憾的目送钟应和弗利斯离开。

    “很抱歉对樊先生无礼了。”弗利斯上车,开口说道。

    钟应感受不到他话语里的抱歉,语气平静的说:“我们尊重您的决定。但我好奇,这件事值得如此神秘吗?”

    “嗯……”

    弗利斯沉吟片刻,微挑眉梢回答道,“值得。”

    他的豪车带着钟应一路飞驰。

    那栋豪华的现代别墅,再度邀请钟应的光临,由弗利斯步履悠闲的领着他,穿过挂满名画的长廊,走进了宽敞明亮的图书馆。

    弗利斯的图书馆书架林立,钟应视线一扫,就能见到无数英语、德语、法语、中文的书籍。

    方块字在花体字母中尤为显眼。

    它们不像是一种充当门面的装饰,更像弗利斯真的会翻开它们,去仔细阅读。

    弗利斯打开图书馆的电脑,宽阔的投影屏幕出现了熟悉的桌面。

    在点开一段视频之前,弗利斯严肃的看向钟应。

    “如果不是你弹奏了那把琵琶,我绝不会拿出这段影像,播放给你看。”

    他的语气郑重,神情认真,“你发誓,看过之后,不允许向任何人提及它。”

    钟应茫然看他,“我不会。”

    “你发誓。”弗利斯格外坚持。

    钟应无奈的举起手,“我发誓,如果对外提及,就天打雷劈。”

    “包括你师父。”弗利斯提醒他,“你也不许告诉他影像的事。”

    钟应叹息一声,觉得弗利斯好幼稚,补充道,“我不会告诉我师父。”

    弗利斯满意了。

    他请钟应坐下,亲自点开了那段自己也会反复观看的影像。

    八零年代的录像设备,并不算多么优质。

    它们拍摄出来的影像,或多或少留着粗糙的画面质感,还有些微的杂音。

    很快,钟应见到了窄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慈祥老人。

    他头发花白,牙齿稀疏,皮肤干枯发黑,似乎还有皱纹掩盖不住的伤痕。

    但他的外表,并不影响他的快乐。

    因为,他带着灿烂笑意,抱着一把琵琶。

    那是一把随处可见的六相二十四品现代琵琶。

    曲颈紫檀木,面板雕着木兰花,模样和木兰琵琶略有相似,而截然不同。

    这位老人却将弹奏吉他一般,斜斜的横抱它,一如钟应抱起南音琵琶。

    “弗利斯,要听祖父弹曲吗?”

    他笑着垂眸看向脚边,期待着谁的回答。

    镜头顺势往后,终于录入了老人脚边可爱的婴孩。

    那孩子可能还没满岁,四肢趴在柔软的绒布地毯上,含着可笑的奶嘴,扒拉着短胖的手臂,仰头发出咿咿呀呀的呼声。

    钟应总算知道弗利斯为什么如此讳莫如深,因为这孩子,胖糯可爱,完全看不出是可恶的弗利斯本人。

    “哦,你想听。”

    老人眉开眼笑,见婴孩儿挥舞着手臂,弯腰伸手去握了握他小小的拳头。

    “这可真是太好了,弗利斯。”

    话音落下,他便依靠着轮椅,以南音琵琶的弹奏方式,拨响丝弦,唱起了腔调独特的歌。

    整个图书馆都回荡着年岁久远的歌声。

    老人声音沙哑、低沉,唱歌时还克制不住断断续续的沉重呼吸,仿佛唱歌这件事对他而言,也十分的勉强。

    可他喜欢。

    老人随性如吉他般拨弄琴弦,

    沉醉在自己的弹唱中,慈祥的看着脚边小小的弗利斯。

    钟应耳中的歌声,没有什么优美旋律,连琵琶铮铮的响动,也不过是老人胡乱拨弦弹出的伴奏。

    唯独陌生语言唱出的歌词,令钟应清晰的感受到了他的虔诚。

    好似他唱起这支歌,就能呼唤起朝阳,给予他活下去的力量。

    这首歌不长,应该说这段影像不长。

    老人唱完歌,笑着看向镜头,“弗利斯听懂了,他说我唱得非常好。”

    “是的爸爸。”镜头外柔和的女声戛然而止。

    影像结束,证明了它只是一段平常的家庭录像,除了横抱琵琶的老人,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然而,弗利斯轻轻叹息,说道:“你见到的老人,是我的祖父迈德维茨。”

    “我所知道的一切、关于木兰琵琶的一切,都是他生前告诉我的。”

    录像时的迈德维茨,也不过六十来岁。

    但是他辗转于隔离区,又在毛特豪森集中营遭受三年非人折磨,让他老了几十岁,全然没有六十岁的精神气质。

    “他的眼睛受到了损害,视力模糊不清,依然可以挑选出最受欢迎的首饰款式,制定出最受欢迎的商业模式,建立了我继承的珠宝集团。”

    弗利斯的感慨,伴随着他的感恩之心。

    他认真的看向钟应,认真的说道:“你知道他为什么喜欢用你们中国人的琵琶,唱我们犹太人的信仰吗?”

    钟应沉默的看他,能见到弗利斯泛红眼眶,和回忆里无法散去的悲伤。

    “因为他说自己很幸运,很幸运的得到了帮助,很幸运的遇到了琵琶的主人。”

    弗利斯每每想到这件事,都控制不住眼泪,“琵琶主人是令他能活下去的弥赛亚。”

    犹太人的信仰,有着十三条原则。

    钟应听不懂迈德维茨弹唱的希伯来语,弗利斯便慢慢的翻译给他听。

    ——救世主弥赛亚必将降临。

    ——我们始终期盼永不懈怠。

    ——逝者也会复活与我同在。

    单纯的信仰,随着迈德维茨的琵琶音,变成了一首歌。

    他总会唱着那首源于信仰的歌,悼念死在集中营的救世主。

    “我不知道琵琶的主人叫什么名字,祖父也不知道。”

    “祖父说,他的名字听起来像sy,对方曾在白净的雪地里,一笔一划的写出过自己的中国名字。”

    “可惜,祖父他记不清了。”

    那似乎是迈德维茨永生的遗憾。

    他告诉弗利斯,那是一个漂亮又端正的名字,是最美丽的方块字。

    就像那位先生,顶天立地、至死不屈。

    弗利斯又播放了一段录像,掩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