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宋辽联姻,天下再次归一的战略机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是用辽国国礼所赠的貂皮所制。

    可吕公着依旧感觉到了寒冷。

    一旦下雪的话,那麽气温会低到什麽程度?

    吕公着已经不敢想了。

    进了福宁殿,温暖瞬间重回身体。

    吕公着被带着,到了东阖的书房。

    赵煦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了。

    「臣公着,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朕万福!」赵煦看着吕公着那张又苍老了几分的脸,轻声吩咐:「童贯,快给左相赐座丶赐茶,让相公暖暖身子!」

    「诺!」

    童贯指挥着人,将一张椅子,搬到吕公着身后,接着就又命侍女,奉来提前煮好的茶汤。

    吕公着坐下来后,接过茶盏,抿了一口用着牛奶丶糖霜煮好的茶汤,身体的疲惫,瞬间被清空,精神也振奋了起来。

    「今日请相公入宫,却是为明年的宋辽交子以及高丽之事,徵求相公意见!」赵煦说道:「这是辽主最新送来的国书,相公先请看看!」

    说着,他就将辽主国书交到童贯手中。

    童贯则将之恭敬的送到了吕公着手里。

    吕公着接过国书,先是拜谢了一声,然后才小心翼翼的打开国书,仔细的看了一遍。

    辽主的让步,自然是在吕公着意料之内。

    毕竟,大宋开出了一个让辽人无法拒绝的条件——未来可能迎娶一位辽国公主,为大宋天子妃嫔。

    仅仅是这个可能,就将让辽主获得莫大的政治声望。

    对辽国安定幽燕丶渤海,统治草原上的阻卜等部,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同时一旦联姻达成,辽国公主嫁来大宋,循例是要带嫁妆的。

    而辽人的嫁妆,除了金银财货外,恐怕最多的就是契丹骑兵。

    大宋境内,将要有一支契丹骑兵!

    虽然说,过去也不是没有过。

    可那些契丹骑兵,都是大宋在战场上俘虏或者从辽国逃亡来的润人。

    忠诚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一支骑兵,却是作为公主嫁妆入宋的。

    一旦未来公主生下皇子,那麽,无论是大宋的礼法,还是契丹人的传统。

    这支骑兵及其子孙,都将是那位皇子所有的私产。

    麻烦还不至于此。

    契丹人,从此都可以通过,问候公主的方式,深度介入大宋内政。

    这些麻烦,吕公着自然是清清楚楚。

    所以,在一开始他就反对。

    哪怕现在,他也不支持。

    故而,放下国书后,吕公着就说道:「陛下圣智,臣自不敢揣测……」

    「只是,臣还是说……」

    「陛下此举,太过冒险!」

    「一旦不成功,则将反噬!」

    赵煦轻笑着:「相公所言,诚乃公忠体国!」

    「种种情弊,朕也从相公及诸位髃臣谏言中知晓!」

    「此举,于我大宋,故有情弊!然,昔郑国献策于秦,使秦修渠关中,十年不能东出!」

    「然而郑国渠成,关中沃野千里,皆得灌溉,此后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概因此事!」

    「朕今欲与辽联姻,亦同此理!短期来看,或有弊端,可长期来看,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相公!天下一统之机,稍纵即逝!」

    「若不能一统宇内,朕与相公,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这正是赵煦说服朝臣们的理由。

    宋辽联姻,固然使辽获得了入主中原的宣称,也为辽国扫平了入主中原后的政治障碍。

    但这又何尝,没有为大宋获得入主北方的宣称?

    又何尝没有给大宋扫平将来经略草原各部的障碍?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位辽国公主嫁入大宋,未来,王师北伐,只要在野战上,击破辽国主力。

    那麽,契丹贵族们也好,奚王们也罢,就会自己想通的——

    既然宋辽已经联姻,那麽大宋天子和大辽皇帝就是翁婿。

    现在人家翁婿间起了纠纷,且胜负已分。

    那,我们这些外人还能怎麽办?

    同时,对于底层的牧民丶士兵,效果就更好了。

    因为无论是按照草原的规矩,还是中原的礼法。

    亲戚倾轧,互相厮杀,最后出现了一个胜利者。

    这个胜利者,自然可以合理合法的接受战败者的一切。

    契丹丶奚族的反抗力度,将大大减少。

    到时候,只要再辅以仁政,轻徭薄赋,施给恩德,底层牧民和骑兵,就没有理由,反对赵官家成为他们的皇帝。

    对大宋来说,这意味着可以减少大量的统治和治理成本。

    属于是最廉价的统一方案。

    吕公着听着赵煦的话,拱手道:「圣明无过陛下!」

    虽然,在情感上他拒绝宋辽联姻。

    可是,他是士大夫!

    而且是最正统的士大夫!

    而董仲舒在一开始,就给所有的徒子徒孙,都铭刻一个大一统的基因——王正月,大一统!

    这是士大夫们的使命!

    也是他们的天命!

    所以,历朝历代,只要有可能,无论是君王还是大臣,都矢志于大一统。

    将残破的河山,重新一统!

    南北朝混战数百年,最终是隋唐完成了这个使命。

    自五代以来,天下沦丧,海内割据,九州迸裂。

    北方为胡人所有,西北沦落到羌蕃之手。

    南方的交州,为叛臣所据。

    汉唐的西域,更是与中原几乎断绝了联系。

    昭武九姓,尽没胡尘。

    自汉以来,就是中国藩属,连南北朝的乱世,也依旧臣属中国的龟兹丶于阗两国,为回鹘所灭。

    自然的,士大夫们都不满这个现状。

    奈何……

    实力不够啊!

    在过去,大宋别说辽国了,连党项都不能击败。

    熙宁年间,甚至被交趾攻陷了邕州,并将满城军民屠戮。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吕公着们,只能将大一统的理念,埋在自己心中。

    像富弼,更是对先帝进言:愿陛下不言兵事二十年。

    富弼难道不想完成大一统?

    没那个能力啊!

    打不赢就是打不赢!

    强行打,一旦战败,恐怕就只能再一次的衣冠南渡。

    但现在……

    专一制造军器局所制造的火器,却使得大宋,拥有了大一统的可能!

    而为了大一统,吕公着们,可以牺牲一切,做出一切妥协。

    因,这是他们的天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