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登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一道接着一道的旨意颁布,一个接着一个朝臣出来接旨,几乎中书省的每个官吏的官职都提了一大截,不出意外的是这些追随过太子的人,都得到了提拔。

    自此,朝中格局焕然一新,形成了以赵国公与英国公为首的班底,并且下分岑文本,马周,于志宁等人。

    李承乾静坐在皇位上,听着一道道旨意念诵,这场朝会是漫长的。

    太极殿后,高士廉坐在这里,隐约能够听到大殿内的一声声高喝。

    李渊笑道:「你现在高兴了?」

    高士廉低声道:「难道你就不高兴吗?」

    两位老人家相识回到了当年相识的时候,如朋友一般谈话。

    高士廉道:「老朽年迈了,现在死也瞑目了。」

    李渊道:「朕还没死呢,还欠着孙子这麽多银钱,用你的家产还吧。」

    「说笑了,老朽的家产就剩长安的那处宅子,该给的也都给了。」

    李渊抚须道:「那宅子也值钱呀。」

    高士廉道:「你们李家人的手段都厉害,让辅机不得不站出来,站在太子的那边,二郎也罢,太子也罢,他们父子合谋,谁又拦得住。」

    李渊道:「你在抱怨什麽,承乾也是你的外孙。」

    「老朽只是在想,往后这天下恐怕要死不少人了,嗯……要死不少人。」

    「是呀。」李渊看着地面,道:「二郎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可承乾是个很理智的孩子,他从来没有妇人之仁,也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高士廉道:「执掌社稷的人,就不该妇人之仁。」

    长安城内,白方又被拴在了朱雀大街上,他抬眼想要去看朱雀门,但现在的朱雀门早就被围地水泄不通,人们都想看看现在的皇帝是什麽样,那位传闻中的太子登基了,长安城的坊民都很好奇。

    白方觉得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他第一次来长安就遇到了新帝登基。

    长安不良帅魏昶快步跑回了家里,他一把抱起妻子薛五娘,大声道:「哈哈!太子登基了。」

    薛五娘被丈夫扛在肩上,她拍打着丈夫的后背,道:「知道了,整个关中都在庆贺。」

    魏昶道:「我看了,长安城的几处城门都围满了人,此番太子登基众望所归,所有人都在庆贺太子。」

    薛五娘道:「那是因这位太子是最得民心的,我听长乐公主说过,只要太子登基了,关中的乡民便能够心安,因现在的关中就是太子建设起来的,我也不懂这些……」

    直到薛五娘受不了孩子的笑声,她受不了丈夫当着孩子面的举动,又揍了丈夫一顿。

    屋门被重重地关上,魏昶鼻青脸肿地坐在家门口,脸上没有委屈尽是高兴。

    换言之,这也是心安。

    武功县,苏亶因染了风寒,不能去长安庆贺,他咳嗽着走出家门,朝着太极殿方向跪拜在地。

    苏勖道:「往后我等也可安宁了。」

    苏亶低声道:「婉儿说过,太子是心有大志的,太子登基之后,才是要改变大唐的时候。」

    苏勖抚着灰白的胡须道:「这天下还要如何呀?」

    苏亶摇头,痴痴地道:「不知道呀。」

    杜荷站在一处高楼前,望着长安城方向,也是拜倒行礼。

    而后,他又回身看向这座高楼,这座楼宇是用来教导人们钻研生产技术的,是提振关中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杜荷对经商已没有太多的兴趣,不过现在手中的人手不少,有些事已不用他亲手去办。

    长安城,坊民的欢呼还在继续。

    禄东赞坐在四方馆内,编译好了今天的卷宗,他低声道:「这是第几年了。」

    桑布扎道:「大相?」

    「我们来长安几年了?」

    桑布扎回道:「离开吐蕃有四年了。」

    禄东赞低声问道:「如今太子登基,会赦免我们吗?」

    桑布扎也低了下头,道:「赞普将如今的大唐新帝当作对手,将来的吐蕃与大唐也只会是对手,可赞普送了道贺的书信,恭贺新帝登基,恐怕新帝会可怜我们?」

    两位吐蕃使者的失落与周遭的欢呼,有着鲜明的对比。

    如丧考妣的还有倭人使者,他们得知新罗要去渡海攻打,几次想要请命放过倭人,可朝中一直熟视无睹。

    新年正月,登基大典一直到了傍晚时分才结束。

    兴庆殿内,李承乾身上的天子冠服还未换下,这位年轻的皇帝眼神中时不时显露出比以往更锐利的锋芒。

    桌前摆放整齐的一迭迭奏疏,这些奏疏多是庆贺的。

    眼前站着英公与赵国公。

    两人正在讲述着今年到长安来的官吏,以及一些该来又没来的人。

    李承乾的手中拿着一份名册,又将其放下。

    内侍匆匆来报,禀报导:「陛下,监察御史李义府递来奏章。」

    李承乾示意奏章放在一旁,并且让英公与赵国公接着讲述。

    良久,外面的天色已入夜了,李承乾忽又看向窗外的夜色。

    殿外传来了父皇与孩子的说笑声。

    还有忙碌的内侍太监在走动,他们要将许多东西搬到太上皇的住处,将东宫的用具搬过来。

    长孙无忌道:「洛阳臣民纷纷请命,请陛下修缮洛阳皇宫。」

    李绩道:「如今洛阳民生还在休养中,各县作坊生产早已透支了民力,万不可在这个时候再徵召徭役。」

    从旧的制度上来看,皇帝徵召徭役是理所当然的,但在作坊业兴起的当下,农业生产的剩馀价值早就被作坊占据了大半部分,换来了国库充盈,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徵召不到可以名正言顺免费使用的徭役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徭役的,那些被送去西域种树的犯人就是很好的徭役。

    难道要重新改刑律吗?

    此刻,李承乾的脑海中闪过很多想法,低声道:「现在还不能修建洛阳皇宫。」

    其实这位新帝,大概也不需要太多的建议。

    言罢,他的手放在桌上的那堆奏章上,道:「增派支教人手,派往山东,长江两淮各地。」

    长孙无忌道:「喏。」

    李承乾继续道:「朕听闻阿史那车鼻不愿意来长安?」

    这月最后一天,记得投月票呀(超大声,很老实)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