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人总要告别的!(2/2)
加上随着秋风起,西北早晚温差极大,就算是都是西夏人习惯苦寒,但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很难忍受了。
西夏高层这会儿亦是有了退意,但却不见宋朝迟迟没有和谈的打算,也是有些着急了。
而就在此时,宋朝那边忽而传来消息:大宋官家驾崩了!
西夏这边顿时大喜。
关于大宋朝堂对于战争的态度,西夏亦是探知得清楚,满朝文武,除了赵顼这个大宋官家,参知政事章惇以及小苏经略相公苏允是最坚定的主战派,其馀大臣大多不太赞成打仗。
而参知政事章惇与小苏经略相公苏允的势力并不算很强,关键还在于大宋官家赵顼。
如今大宋官家忽而驾崩,那麽参知政事章惇与苏允便独力难支,接下来大宋朝廷应该会很快便来和谈了!
果然,西夏朝堂所预计没有出错,大宋朝堂果然与在宋的西夏使团开始接触,并且发出再次和谈的请求。
西夏朝堂大喜,立即授命西夏使团与宋朝谈判。
而这一次,西夏使团的条件则是变得极为苛刻。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更新!
首先是双方地位的问题,西夏提出,宋夏两国的地位必须有所改变,西夏国主要登基称皇,与宋朝可以结为兄弟之国。
其次是岁币问题,岁币要从原来的基础上往上翻两番,时年过节的耗费亦是要翻两番。
另外,宋朝必须不得阻拦大夏的青白盐进入西北售卖。
而关于之前的俘虏,则是要求宋朝无条件释放。
至于领土上的要求,则是按照两国实际占领来进行重新划分国界。
这个要求令得宋朝负责谈判的人很是为难,这个要求被反馈到了高太后那边去了。
高太后赶紧招来文彦博丶司马光等人商议。
文彦博对此倒是有些迟疑,认为两国地位上的问题以及领土上的问题不是可以谈判的问题,但是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其馀的尽可以谈。
司马光则是坚定得多,他认为,两国问题要维持原状,但是双方有争议的领土,原本便是五路伐夏时期以及米脂之战之中夺过来的,本就是属于西夏的领土,还了若是可以止戈,那麽也没有什麽不好。
至于其他的条件,除了岁币还可以商议一下,其馀的尽皆可以应承下来。
高太后与司马光丶文彦博商议之事传出去之后,顿时让有识之士大为愤怒,尤其是章惇,直接在朝会之上面斥司马光这乃是卖国之举,于是双方又再次争吵起来。
高太后本就对章惇这些变法派十分不满,见章惇如此,顿时有将章惇赶出朝堂之意,于是在高太后的授意之下,御史弹劾章惇在西北战事上决策错误,致使事态糜烂至此,建议朝廷将章惇贬黜。
于是高太后夥同王珪丶张璪丶司马光等人将章惇贬谪去地方任职。
蔡确倒是为章惇说话,但终究是拗不过大势,只能眼睁睁看着章惇被贬出朝任汝州知州。
而在之后,高太后召回吕公着丶范纯仁这些旧党,连同苏轼那边也发去任命,将其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这就是意味着朝廷已经要重新启用苏轼了。
蔡确见到这麽多的旧党回归朝堂,知道新法一党已经是走到头了,便赶紧自请外任。
然则高太后却是拒绝了他的请求,以蔡确需要做先帝山陵使,不可在此时外任的理由拒绝。
随后御史刘挚丶王岩叟接连弹劾他,担任贤弟山陵使时,灵车出发的前天晚上,他不在外住宿,在路上又不侍从,回来后,还不请罪。
随后又弹劾他在熙宁丶元丰年间,冤假错案和苛政,蔡确由头至尾都参与了,因此应该严加审查云云。
九月底,蔡确因为各种罪名被罢为观文殿学士丶知陈州。
至此,蔡确丶章惇都被贬谪出朝堂,随后引北方大士族代表韩缜为右相,并用韩缜两个侄子为列卿,又让司马光为参知政事。
而王珪那边也好不到那里去,赵煦登基后,大封朝臣,进王珪为金紫光禄大夫,封岐国公,卸了王珪首相之位,没有过些时日,王珪便逝世。
张璪也没有好下场,受到言官的弹劾,以资政殿学士丶知郑州。
御史中丞李定亦是被弹劾,随后被贬知青州,御史中丞则是由刘挚担任。
何正臣等新法大臣亦是一个都没有逃过,被一一贬谪。
这些新法大臣被弹劾丶贬谪丶旧党大臣回归,就发生在短短的十天半月之内,朝堂上下很快便换了一副面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