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历史决议(1/2)
划线倒是容易,无非定个标准的事情。
可文臣武将的标准要定到哪里?这个就麻烦了。
没当过都督的不能选?没做过封号将军的不能选?
还是从刺史丶九卿丶尚书令往上去选?
配享太庙是董昭最早提出的,此刻也出言向司马懿问道:「划条标准是对的,可建安丶黄初年间官制职务变动频繁,哪里能有一个通用的标准呢?」
卫臻也附和道:「要麽以官职丶要麽以功劳。」
「若是要以官职来论,就拿第一批的四人来说。夏侯元让丶曹子孝乃是元从之臣,又都是宗室大将,任过魏室的大将军。王景兴乃是三公,程仲德可以等同视之。不论怎麽选,这四人都是无可指摘的。」
「可若以功劳,许多功大之人,官职往往还没到刺史和封号将军,也根本没活到大魏创立,又该如何?」
说罢,卫臻轻微叹了一声:「武将好说,文臣又当如何选?难道只从武帝的魏国来算吗?」
司马懿闻言陷入了沉默,董昭丶满宠对视了一眼,也不作声。
因为他们突然发现,陛下交给他们的这个任务,其实很难完成。
卫臻看得透澈,言语间指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其一,关于寿命的问题。
夏侯惇丶曹仁丶程昱丶王朗这些人死了,可许多随着武帝曹操创业的老臣都还活着。
别人不说,就拿曾经总揽关中之事的太傅锺繇来说。此人马上八十岁了,还在洛阳活得好好的。
西阁里坐着的董昭,在建安四年就任过冀州牧了。
曹洪还每日在洛阳饮酒食肉呢。
换句话说,曹操的那个时代丶直到当下还有馀韵,尚未完全结束丶可以盖棺定论。
其二,关于人数的问题。
皇帝说要第二批选出十八人,却不知『十八』这个数字是从何而来的。
哪能正正好好就选出十八个人来呢?
其三,也就是最麻烦的一件事情,就是涉及到人物的定论。
若先从武将来说,夏侯惇丶曹仁二人以下,紧接着就该是征西将军夏侯渊了。
可夏侯妙才昔日在汉中浪战而死,被曹操称为白地将军,惹得曹操亲自率重兵去汉中援护,而后间接导致整个汉中的丢失丶和襄樊局面的恶化,几近迁都之危。
夏侯渊功大还是过大?能入选吗?不好说。
文臣也同样麻烦。
谈到曹氏的创业历程,荀彧荀文若是个绝对躲不过去的人选。若要抹去荀彧的功劳,史书都不会认的。
荀令君与武帝二人之间的纠结,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程度。更别说荀彧的儿子们,还因太和元年的谋逆案丶在凉州流放遇赦不赦。
在皇帝选的四人以外,夏侯渊丶荀彧二人的定论已经困难。可若这二人都无法判断,又何谈去选其他的人呢?
眼见众人皆不能决断,最先提出此事的董昭开口说道:「卫仆射说得有道理。这样吧,你们二人先回东阁,我自去后宫去寻陛下问上一问,请示一番心意。」
「左右都是明天禀报,倒也不急。」
司马懿本能的想与董昭同去,可想到自己这个五旬的司空身份,却又按下了心思。
司马懿拱手道:「那好,劳烦董公前往了。我与公振先回。」
「还请慢行。」董昭应道,与满宠一并起身示意。
董昭得了允许后,跟在一名内侍的身侧,朝着演武场慢慢走去。
等董昭走到了的时候,曹睿刚刚将剑插入剑鞘中。
曹睿似乎并不意外,笑着看向董昭:「怎麽,董公有何急事找朕?朕走了还没半个时辰。」
董昭小步上前,拱手道:「禀陛下,臣等在西阁之中决策疑难,十八人并不能定,因而来请示陛下心意。」
曹睿接过内侍手里的绸巾,轻拭去了额上的汗水,神色从容的问道:「若十八人不能选,八人能选出来吗?」
董昭微微摇头:「八人亦选不出来。」
曹睿点头:「走吧,与朕进了室内再说。」
董昭随在皇帝身后,亦步亦趋的走入了演武场边上丶用来休息的房间。
坐定之后,曹睿饮了一口加了少许盐分的蜜水,问道:「配享太庙的事情是董公说的,分为两批也是董公的意思。」
「怎麽现在还要找朕呢?」
董昭叹了一声:「臣本是好意,却当时考虑的少了些,未想到这其中的复杂之事。」
随着董昭的逐渐陈述,人数丶年龄丶还有夏侯渊荀彧的定论问题,被一一呈到了曹睿的耳中。
曹睿微微颔首:「你们说的没错,若真要选得尽善尽美,就相当于建安以来的若干事件做个决议。」
「确非西阁和东阁就能定的。」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